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PDF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 及其保护对策* 何池全 赵魁义 赵志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环境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1) 摘 要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的典型代表,这里分布着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9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1 种,饲用植物 1208 种,隶属 131 科573 属, 其中湿地植物约200 种,脊椎动物251 种,隶属29 目65 科,许多种类具有重要 的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泥炭开采、 过度放牧而破坏植被,再加上本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局部地区已引起沙化,使 本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本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1 )协调人类 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2 )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3 )发挥本地 优势,利用泥炭治沙;(4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 )加强湿地立法。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生物多样性 湿地保护 泥炭治沙 对策 1 区域自然概况及其成因分析 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隅,西临巴颜喀拉山,东抵岷山,北起西倾山,南至邛崃 山,是一块四面环山完整的丘状高原。本区地质构造为稳定的若尔盖地块,第三纪被夷平, 形成准平原。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壳隆起,准平原遗迹位于海拔 3 600~3 800m,周围山 地达到海拨 4 000m 以上。若尔盖高原是第四纪强烈隆起中一个相对沉降区。区域地貌类型主 要为低山、丘陵、河谷与阶地,地貌特征表现为低山丘陵,丘顶浑圆、丘坡平缓,谷地平坦 开阔,阶地面起伏小,闭流、伏流与古冰蚀谷地宽阔,各类湖泊、碟型洼地星罗棋布,为湿 地发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条件(孙广友等,1987)。若尔盖高原气候属大陆性高原气候, 四季不分,长冬无夏,气候寒冷湿润,降水多、湿度大、霜冻期极长。年平均气温0 .6~1.2 ℃,1 月气温-10.7℃,七月气温 10.9℃,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660~750mm,5 月至 10 月 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 90 %,本区气候对湿地形成、发育起促进作用,为湿地发育的主要因 素。湿地中潜水距地面多小于 1m,闭流或伏流宽谷地表大面积积水,潜水多呈带状或泉源溢 出,直接或间接补给湿地。水化学类型多为高碳酸钙型水,矿化度 0 .1~0 .38g /L 。本区 植被以高山草甸、沼泽植被为主。草甸植被分布于山原及丘陵地带坡地、阶地和宽谷,植被 * 致谢:中国科学院“湖沼二期”特别支持项目 (B09002 — 1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 B 项目(KZ951 — B1 — 201)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环境开放实验室资助,本文承蒙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余 国营研究员审阅并指正,特此致谢。 164 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莎草科、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有羊茅 (Festuca ovina )、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uanensis )、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等。沼泽植被集中分布于黑河、白河中下游、牛轭湖、山前洼地 及丘间和山间伏流宽谷等水分过多、排水不畅的地带,植被以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 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等为主。此外,在山地阴坡、沟谷两侧分布有灌丛植被,环绕丘状 高原的山原地带多为森林植被,草本植物较少(赵佐成等,1987)。本区广泛发育了高原草甸 土、高原沼泽土、高原泥炭土,集中分布于黑河流域中下游宽谷和湖滨洼地,地面常年积水 或为季节性积水和临时性积水,泥炭层较厚,一般为 3m,最厚达 10m,泥炭分解度低,有机 质含量大于 50 %。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pH 值一般为 7 .0~8.0,潜育层深厚,成土 母质多为质地均匀的粉沙和亚粘土。除此而外,本区还发育有高原褐土、生草冲积土等类型 土壤(柴岫等,1965),对湿地发育有利,所以本区发育大面积湿地,成为我国独特青藏高原 湿地的一部分。本区辽阔的草原、丰茂的水草,是全国少有的天然优质牧场之一,为发展农 牧业,特别是畜牧经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区内交通条件较差,目前没有铁路,也不具 备开发空运条件,河流虽多,但水浅、弯道又多,封冻期长,不能航运,因此,公路运输仍 为主要运输方式,是本区经济的命脉;但由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