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老虎西沟铜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剖析.docVIP

绥中县老虎西沟铜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绥中县老虎西沟铜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剖析

绥中县老虎西沟铜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剖析   中图分类号:F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144-01   老虎西沟铜矿化点位于河北省与辽宁省交界处,行政隶属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堡乡。该铜矿化点在解放初期有过开采活动,后期停滞。笔者在该区域主持过地质普查工作,对该区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笔者认为深入研究该矿化点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周边乃至辽西地区类似地质环境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地质特征   该区域位于华北地台(Ⅰ)北缘,燕山台褶带(Ⅱ)东部的山海关台拱(Ⅲ)的南西部。处于永安破火山口的外围,该区域矿床(点)围绕永安破火山口呈环形展布,已知的矿床(点)均受断裂构造控制,本区所处的区域矿产十分丰富,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多种矿产,以钼为主,此外还有铅、锌、锰、铁、金、银、铜等。(图1)   1.1 地层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Mγ)、似均质混合岩 (Jh)及侏罗系白旗组凝灰角砾岩。   混合花岗岩(Mγ):是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产物,局部呈似片麻状。   似均质混合岩(Jh):多呈灰白色-灰褐色,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暗色矿物主要为铁镁质成分。   侏罗系白旗组凝灰角砾岩(J3b):侏罗系上统白旗组灰褐色-灰白色凝灰角砾岩,局部红褐色。与混合花岗岩接触部可见高岭土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弱硅化等蚀变现象。   1.2 构造   区域上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包含了两大断裂带,其中西平坡-锦西断裂带在本区部分出露,明水断裂带从区域北侧通过。   明水断裂带:隶属于绥中凸起断裂系,为冀北青龙断裂之东延部分,位于绥中东山根-望海屯一线,省内长80km余。由南北两支断裂组成,北支为北西向,南支为近东西向,断面显压性,为绥中凸起上次级凹陷永安早白垩世盆地之北缘边界,属壳断裂。   西平坡-锦西断裂带:隶属于辽西断裂系,发育于绥中凸起上,由断续的北东向断裂组成,长115km。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60度左右,沿断裂有白垩纪火山岩喷发。切割东西向断裂,属压剪性壳断裂。   断裂构造控制了区域上岩浆岩的产出及矿床的分布,尤其在西平坡-锦西断裂带上,呈雁行式排列的断裂中分布着众多的已知矿床和矿点。   永安破火山口构造位于绥中县北部,处于阜新-锦州-永安火山喷发带的西南端。在破火山口构造外缘,有较强的蚀变与矿化,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和次生石英岩化。   1.3 岩浆岩   该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岩浆岩主要以中粗粒花岗岩、辉绿岩脉、正长斑岩脉形式产出,常有含矿热液充填,形成了金、铜、多金属矿化。   辉绿岩:黄绿-墨绿色,局部风化强烈呈土黄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脉状产出。区内共发现规模较大的辉绿岩脉5条,呈“彡”字形雁行式产出于工作区中西部至中南部,宽幅1-20m不等,长900-1400m不等,走向北东,其中1、2、3、5号为北西倾,倾角70-85°,4号为南东倾,倾角55-70°。区内也有辉绿岩小脉产出,产状与附近的规模较大的辉绿岩脉一致。   正长斑岩:土黄-浅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钾长石,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局部基质呈显晶质结构。大致走向为近南北向,西倾,倾角变化较大。脉状产出,宽1-10m不等,长度不一,工作区北东部出露的正长斑岩脉长2000余m。   霏细岩:土黄-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脉状产出,出露较少。   2.化探特征   区内进行的土壤化学测量圈定了多个铜、金组合异常区,且与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异常相吻合,其中H2异常区为金银铜铅锌异常,该异常呈条带状北东向展布,与F1断裂构造高度吻合,走向70°,长约1500m,宽100-300m,浓集中心明显,其中Au最高值370×10-9,Cu最高值16200×10-6。   3.矿化体特征   F1断裂大部分被辉绿岩填充,其中北东部矿化体赋存于辉绿岩中,细粒状和团块状黄铜矿和黄铁矿呈细脉状填充于辉绿岩的裂隙内,同时伴随褐铁矿化、镜铁矿化和弱硅化。   在F1断裂的西南部,铜矿化较强,矿化体赋存于断裂内,地表较窄,向下呈喇叭口状,宽度0.1-3m,有坑道控制。坑道废弃多年,无法进入,在坑口处刻槽采样分析Cu2.18×10-2,Au1.54×10-6。围岩为混合花岗岩,与矿化体接触部蚀变强烈,见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硅化。黄铜矿与黄铁矿伴生,局部可见直径超过3cm的黄铁矿颗粒。矿化体内可见含黄铁矿黄铜矿的构造角砾,因此笔者认为该区的铜矿化至少存在两个期次。   在F1断裂的中部区域,矿化不连?m,地表蚀变强烈,但未见矿化露头,仅在钻孔中见到黄铜矿颗粒,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