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亚先生家文化教育思想内涵剖析.docVIP

王广亚先生家文化教育思想内涵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广亚先生家文化教育思想内涵剖析

王广亚先生家文化教育思想内涵剖析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家文化主要有“修身”的个体道德、“孝悌”的家庭伦理、“礼让”的社会公德、“爱国”的民族情怀四个方面,王广亚先生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伦理核心,并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促发展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王广亚;家文化;家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0-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120   家庭是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在此基础上,一些有血缘、亲缘、地缘的家庭组成了家族,这些家族在社会演变和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积淀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一些准则,称为“家文化”。   从中华文明的发展来看,我国是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发展而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经济形式――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小农经济。因此,自人类社会发展以来,我国就确立了家庭在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小农经济为家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以家族为核心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社会“家天下”的专制制度则为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家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孕育了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家文化的主要内涵   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BernattTylr)是近代给文化以明确定义的第一人,他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从广义的民族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家文化”即家风,指的是一个家庭在世世代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等等,其核心内容指的是一个家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2]。   《大学》中开篇阐述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分别从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公德、民族情怀四个方面对“大学之道”进行论述。   (一)“修身”的个体道德   《中庸》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提出修身途径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二)“孝悌”的家庭伦理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中也说,“孝者,所以事君也; 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三)“礼让”的社会公德   孔子《论语?里仁》中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司马光《居家杂议》“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四)“爱国”的民族情怀   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王广亚先生的家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伦理核心   (一)家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   1.人生经历   王广亚生于1922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河南省巩义县的一个农村,其父在本村办塾学,两年后转入私塾读书四年,后转入新制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43年底,豫西告急,王广亚先生辗转入川,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南京审计部任职,后来自动请调台湾审计处。1947年10月,随服务单位坐船到台湾。1949年,27岁的王广亚先生脱离公职,创办育达会计补习学校,该学校的本钱是先生从微薄薪俸中省出来的。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由小做大,从一所补习学校慢慢孵育十校,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副业挣来的本钱。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先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挫折和困难,凡事只要做出难能可贵的表现就叫本事,并将其阐述为买地的本事、难事办成的本事、招生的本事、治校的本事。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的关系迎来了春天,王广亚先生心系故乡,回馈桑梓,在2004年创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2.“育达”“升达”的深刻含义   王广亚先生的办学理念就是“育才达人”。“育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培育人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二是达于至善至境,是对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升达”名字的由来有三个原因,一是与台北育达之名同气连枝,二是取飞升腾达之意,三是家父名“家?N”,生前也是热爱教育之人,纪念家父、光大先人遗志的意义。   (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