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地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热力环流 (一)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风带的影响 讨论1: 郑和下西洋,从长江入海口刘家港出发,到东南亚和南亚。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可以顺风推舟? 我国南极考察船在经过南太平洋时,船员们都要提心吊胆好几天,因为船要过一个狂风暴雨、巨浪滔天的魔鬼西风带。为什么南半球海洋上有这样一个西风带? (三)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热 冷 热力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被称为大气环流。 南极 北极 单圈闭合环流 赤道 赤道 假设: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地球不自转 思考: 在赤道与极地间会存在怎样的热力环流?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北极 热 冷 低纬上空 ① ② ③ 赤道 极地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为例)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60°N 30°N 0° 极锋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地球自转 成因:副极地低压带由西风(暖)和极地东风(冷)相遇, 形成锋面后,西风的暖气团上升而成,在极地附近为极锋, 由于极地风势力较强,因此属于冷锋。 极锋: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之间的半永久性的锋。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气压带形成 30°N 0° 60°N 30°S 60°S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 气压带 赤道 低气 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成因 极地 高气 压带 A. 空气冷却收 缩下沉而成 B.空气堆积 下沉而成 C. 空气膨胀 上升而成 D. 相对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而成) D A C B 气压带的成因归类: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30°N 0° 60°N 30°S 60°S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 低气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 √ × 有关风带的说法 × 寻找规律,帮助记忆 问题回归 中纬地区的西风带非常强劲。在中纬地区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暖空气在此交汇,使得西风带很不稳定,尤其是在海洋上多出现风暴天气。特别是在南半球中纬地区,强劲的西风更为明显。 西风带多风暴的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 赤道 太阳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课堂小结 受热 不均 高低 纬间 太阳辐射 单圈环流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近地面)气压带风带 形 成 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D. 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 2.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C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在假设地球表面均匀的基础上得出的大气运动规律。但实际上地球表面不均匀,大气环流会受到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等因素影响,实际的大气环流要复杂得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水的比热容大, 海洋热容量大;陆地比热容小,陆地热容量小。 2、在同样的条件下,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都快于海洋。 1、表现 南纬30°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上是连贯的;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却被分割成几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2、成因 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因而气压带比较完整。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因而气压带比较破碎。 陆地 面积 海洋 面积 北半球 48% 52% 南半球 10% 90%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A B C 1010 1005 1000(百帕) 气压:单位面积上 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地面冷热均一,气压场均匀,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浙江省镇海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自治区取暖费补贴文件2010.pdf VIP
- 500kV变电站运维精益化管理探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资料).doc VIP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doc VIP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企业级数据湖建设项目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动态报告.docx
- DLT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护调整导则.pdf VIP
- 春秋酒店改造装修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