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复习资之《〈庄子〉故事两则》.docVIP

初三期末复习资之《〈庄子〉故事两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期末复习资之《〈庄子〉故事两则》

初三期末复习资料之《〈庄子〉故事两则》 初三期末复习资料之《〈庄子〉故事两则》 一、解字: 惠子相梁      或谓惠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是鱼之乐也      安知鱼之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二、译句: 1夫(fú)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2于是鸱(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é)?” 3庄子曰:“鯈(ti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三、析: (一)《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中,庄子将自己比作 鹓鶵,表达自己的 志向高洁,将惠子比作 鸱 ,把 功名利禄 比作腐鼠,表明自己 鄙弃功名利禄 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 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 的丑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 志向高洁、鄙弃功名利禄 的人。惠子是一个 醉心于功名利禄,见利忘义 的人。 (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机智、幽默、能言;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四、中考链接: 1《惠子相梁》中“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功名富贵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2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故事的方法奚落他,这与直言痛斥惠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无言以对了。但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偷换概念而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上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是胜者。 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上看,惠子是名家,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带着观赏的态度看待事物,因而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 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初三期末复习资料之《扁鹊见蔡桓公》 一、解字: 立有间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居十日   不治将益深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   汤熨之所及也           针石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臣是以无请也        使人索扁鹊      二、译句: 1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4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6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三、析: 1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内容带有劝喻性。以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