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及衰退原因剖析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及衰退原因剖析
摘 要:2013年以来,辽宁经济出现大幅下滑,除了“三期叠加”等共性原因,实质上是旧动能的衰退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是长期积累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经济主体结构、要素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集中爆发。第一轮辽宁振兴的动力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振兴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有企业,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产业难以与新兴技术融合形成内生增长动力,一旦政府难以推动大量投资,经济衰退成为必然,这也是此轮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经济增长 动力结构 动力转换
一、辽宁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分析
(一)需求动力:投资需求单一驱动经济增长
辽宁经济增长及需求结构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4年,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其中1978-1981年期间全省消费率不断上升,由1978年的47.72%上升为61.47%,之后消费率出现下降趋势, 而投资率则逐年上升为1993年的44.82%,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经济整体上处于过热状态,辽宁省的投资需求拉动力不断增强,但消费需求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1994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属于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1995-2002年,投资率逐年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从宏观环境来看,这一时期我国针对经济过热采取了压缩投资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而投资率逐步下降,特别是1995年投资需求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为负; 消费率小幅度上升,2002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2003-2013年,投资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这一时期,经济进入了新的扩张性周期,加上相对积极的政策因素,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社会总需求呈现出投资拉动型的格局。2005年投资率超过了消费率,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2013年。 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率显著高于消费需求,特别是2006-2010年间,投资拉动率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 与先进地区相比,辽宁投资率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2013年,辽宁投资率高达62.58%,同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分别仅为40.35%、38.69%、48.40%、45.55%、41.91%。
第四阶段,2013年以来,投资拉动急剧下降,2015年投资需求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417.6%和-12.5%。
(二)产业动力:工业规模扩张拉动经济增长
从辽宁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来看,辽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1978年以来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辽宁第一产业占比曾有小幅的上升,从1980年的16.4%上升至1983年的19.9%。之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2015年为8.3%。从第一产业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在波动中下降。 第一产业贡献率1996年达到18%,成为历史最大值。到了2000年,这一指标甚至出现了负值,为-2%。2001-2013年第一产业贡献率稳中有降,由8%降为4.5%。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第二产业占比则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高达71.1%,此后该比重不断下降,1991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低于50%,为49.2%。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工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出现持续上升趋势,除2014年和2015年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高于50%,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辽宁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及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轻重结构失调较严重,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辽宁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不足广东省的1/10,出口产品中仅有16%真正属于“辽宁制造”。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工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由于工业结构以资源消耗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所以辽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规模扩张拉动。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上世纪80年代,第三产业比重由1980年的15.2%升至1989年的31.6%。在90年代,第三产业仍保持快速发展,产值占比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由于工业规模扩张迅速,第三产业比重出现小幅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除2015年外均低于50%。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辽宁第三产业集中于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偏低,尚未与装备制造业形成互动融合发展,这也导致全省产业整体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主要依赖投资驱动。
(三)要素动力:资源消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rs-3300系列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西北城市绿地生境空间单元类型研究.pdf VIP
- 德国邦飞利变频器故障代码.pdf VIP
- 电子钱包 APP-钱Bag.PDF VIP
- iPhone使用手册中文.pdf VIP
- 《矿产资源_三率_指标要求 第 5 部分:金、银、铌、钽、锂、锆、 锶、稀土、锗》.pdf VIP
- 龙光集团丨纪凯婷人物介绍.pdf VIP
- 1访谈记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df VIP
- D-Z-T 0462.4-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4部分:铜等12种有色金属矿产(正式版).docx VIP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五章-无人机系统调试.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