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识记掌握孟子及《孟子》的相关历史知识,积累一些孟子的名言及故事。 2、理解课文词句的正确含义,积累文言词汇,能熟读并背诵课文。 3、理解并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与安乐”的思想,树立正确的“道义观” 与“忧患意识”。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而成,属语录体散文集。 * 1、孟母三迁: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孟子很早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离父亲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识教育孟子。因为周围是墓地,经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学着那些人,他们走来走去,孟柯也跟着他们。孟母见了,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于是,孟母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边上。因为小贩们都想赚钱,拼命招揽生意,孟柯也学着小贩们一样大喊,孟母见了,又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好。”孟母又一次搬家了,这次,她搬到了学堂,因为经常会有文人来学校作揖拜跪,孟柯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学读书,孟母说:“这才是理想的地方。” 孟柯很贪玩,有一次,他逃学回到家中,孟母生气地说:“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孟子不敢作声。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了。她说:“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获得成功。”孟子听了母亲的话,从此努力读书,成为了一个伟人。 *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后来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也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 3、始作俑者 :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孟子 公孙丑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有利的时机 地利:有利的地形地势 人和:形容内部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不如:比不上 【译】有利的时机比不上有利的地形地势,有利的地形地势比不上内部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政通人和:政事通顺,百姓和乐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得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