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一审普通程序 本章重点: 1、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特点 2、起诉的条件 3、证据交换的内容和意义 4、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5、撤诉和延期审理 本章难点: 1、起诉的条件及其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起诉的审查 2、证据交换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3、民事庭审中的质证的内容和意义 4、撤诉制度的内容 案例导入:王某(男)与黄某(女)与1998年6月结婚,1999年2月生一女孩。1999年9月,王某以两人感情破裂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黄某离婚。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并于2000年4月作出判决不准离婚。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此后,王某便经常不回家,并故意与黄某争吵。2000年7月,黄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法庭休庭进行合议庭评议时,王某向黄某保证以后要好好待她,黄某于是撤诉,法庭裁定准许撤诉。2000年10月黄某在一次整理衣物中,发现王某在外有个情人。黄某于2000年11月再次起诉,人民法院认为距上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不满6个月,故裁定不予受理。 思考: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具备哪些条件? 2、黄某的2000年7月起诉应否受理? 3、2000年11月人民法院不受理黄某的起诉是否正确? 4、2000年7月的法庭审理中,人民法院能否允许当事人撤诉?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启动第二节 审前准备程序第三节 开庭审理第四节 法庭审理中特殊问题的处理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启动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念 第一审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时通常适用的审判程序,也即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一般民事争议案件的正规审判程序。 二、诉讼的提起 (一)起诉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予以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 (二)起诉的条件和方式 1、起诉的条件 第一,有适格的原告。 第二,有明确的被告。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的方式 起诉方式以书面起诉为原则,以口头起诉为例外。 三、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 (一)对起诉的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应当对起诉进行审查,查明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以便确定是否立案受理。 1、审查起诉的内容和范围 2、审查起诉的期限 3、审查起诉中对不予受理的案件的案件 4、审查起诉中下列案件法院应当受理的案件 (二)立案受理 人民法院受理原告起诉后,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受诉法院取得对该案的审判权。 2、确定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3、诉讼时效中断。 第二节 审前准备程序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概念和作用 审前准备程序,也称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之前为开庭审理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 二、实务中审前准备程序涉及的内容 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容包括: (一)在法定期间内及时送达诉讼文书 (二)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三)指定举证时限 (四)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 (五)审核诉讼材料,整理争点 (六)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七)追加当事人 (八)告知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九)庭审前的调解与和解 (十)开庭公告与通知 第三节 开庭审理 一、开庭审理 (一)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开庭审理的过程分为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分别为: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和宣告判决。 (二)开庭审理的任务和方式 开庭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审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确认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都必须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方式。开庭审理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不公开审理为例外。 二、开庭审理的程序 (一)宣布开庭 1、书记员宣布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 2、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3、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入庭。 4、书记员向审判长报告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出庭情况。 5、审判长宣布案由及开始庭审,不公开审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6、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 7、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各方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二)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当事人陈述; 二是出示证据和质证。 法庭调查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当事人陈述 2、出示证据和质证 3、法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