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卒中诊断与治疗.ppt优秀.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源性卒中诊断与治疗.ppt优秀

因为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本质是栓塞性卒中,所以房颤患者发生的卒中约90%是缺血性卒中。 我们看一下欧洲的数据:采用瑞典医院出院和死因登记数据库的数据,对在1987年—2006年的321,276例首次房颤发作且无既往卒中史的患者进行结局分析发现,房颤患者所有卒中的的91.52%为缺血性卒中。 中国卒中护理与治疗的质量评定(ChinaQUEST)研究同样发现,中国房颤患者所有卒中的89%为缺血性卒中。 剩余的一小部分为出血性卒中。 * 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是由脱落的栓子所引起。 从发病机制和患者特点看,缺血性卒中具有如下特点: 脱落的栓子堵塞了较大的脑动脉导致栓塞面积更大; 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疾病更多; 突然栓塞导致无法形成侧枝循环。 上述特点共同决定了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 多种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可以提示心源性卒中的存在,2010年ESC(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建议,当以下7个方面出现时,应考虑心源性卒中。 * * 心脏节律检查对于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心电监护的时长,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最早使用的是12导心电监测,当发现异常的心电节律后延长监测时间至24小时。 * * * * * * * Anticoagulants 67% antiplatelete 13% * 首先,我们来总体了解下我国抗凝现状的发展趋势,图中内容囊括了自2004年至2013年期间的几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这几项研究的结果 * 2013年,Garfield研究中国亚组数据公布,结果显示,仅1/5的卒中中高危患者的接受抗凝治疗,还有1/3的患者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另外超过1/2的患者仍接受抗血小板治疗。 * 2013年CRAF研究摘要被AHA接受,该研究结果显示,CHADS2≥2分的患者,仅1/5的高危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约2/3的高危房颤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近1/10的高危房颤患者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 * CHA2DS2-VASc≥2分的患者与CHADS2≥2分的患者抗凝治疗率相似,仅1/5的高危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近1/3的高危房颤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近1/5的高危房颤患者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 * 接受华法林的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有不少未监测INR,即便监测INR,INR达标率也很低。CRAF研究结果显示,访视前6个月内,670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共进行了1357例/次INR监测,1次监测INR在2.0-3.0则认为其达标。那么在670例患者中,有31.8%的患者是达标的。这个结果与RELY-EGISTRY研究结果相似,和欧美国家存在显著差异。 * * * * MRA 颅内血管未见明显狭窄 颈部CTA 双侧颈动脉未见异常,右侧椎动脉明显细小,考虑解剖变异可能 颈动脉彩超 心脏彩超 诊 断 定位: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及皮层下 定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TOAST分型:心源性脑栓塞 诊断:左侧额叶、颞叶及岛叶梗死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2型糖尿病 心房纤颤 随 访 一个半月后复查头颅CT 左侧额叶、颞叶软化灶 预后及二级预防 轻度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V-级 4月13日开始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 病例3 女患,79岁,因“呼之不应4+小时”入院 于4+小时前在家出现突然倒地、呼之不应,肌张力升高,口吐白沫,不伴呕吐、四肢抽搐、发热等 T:36.5℃,P:78次/分,R:20次/分,BP:114/67mmHg。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 专科查体:浅昏迷,瞳孔3mm,光反射减弱,右巴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 动脉和静脉血栓: 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特征 *Usually rapid response to plaque rupture 抗凝-推荐意见 (1)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2)关于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IV级推荐,D级证据) (3)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 h后使用抗凝剂(Ⅰ级推荐,B级证据) (4)同侧颈动脉狭窄者,用抗凝剂待研究(III,B) (5)凝血酶抑制剂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只在研究中或个体化使用(III,B)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1)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下肢;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尤其是瘫痪侧下肢(I级推荐) (2)对于发生DVT及PE高风险且无禁忌的患者,建议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治疗,有抗凝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