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区相关设计规范..大全.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氨区相关设计规范大全 相关设计规范大全 一、液氨特性【1】 标识: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UN编号【2】:1005,CAS号【2】:7664-41-7,,CN号:23003。 1、理化特性【1】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 熔点(℃):-77.7(标态), 沸点(℃):-33.5(标态), 引燃温度(℃):651 相对密度(水=1):0.82(-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 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 临界温度:-132.5℃ 临界压力(mpa):11.4,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27.4 爆炸下限%(V/V):15.7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2、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1】: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1】: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根据GB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氨属于IV(轻度危害)。 急性毒性:吸入LC50 20000 mg/m3; 经皮LD502500 mg/m3; 经口LD505000 mg/m3。 发病状况:迄今未见急性中毒,但有急性影响。 患病状况: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 后果: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影响。 致癌性:无致癌性。 根据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氨属于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名称 英文 分子式 急性危害指标 最高许用浓度 慢性危害指标 定级 毒性 中毒状况 发病状况 中毒后果 致癌性 氨 Ammonia NH3 低 低 低 中 低 低 中 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7】。 有毒,不燃烧【7】。  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7】。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3] 接触限值【1】: 中国MAC(mg/m3):30 前苏联MAC(mg/m3):20 美国TLV-TWA:OHSA50ppm,34mg/m3;ACGIH25ppm,17mg/m3 美国TLV-STEL:ACGIH35ppm,24mg/m3 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3、燃爆特性 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7]。 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7]。 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7]。 与硫、磷等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混合,经摩擦、撞击有燃烧爆炸危险[7]。 爆炸上限%(V/V):27.4[1] 爆炸下限%(V/V):15.7[1]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1]。 4、溶解性 氨在20℃水中溶解度34%,25℃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度16%,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0.1N(当量浓度,相当于0 5、腐蚀性 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 6、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1】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7、稳定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烟火、高温热源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氮[1]。 8、工程控制 容器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9、防护【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氨渗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0、急救措施【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或2%硼酸液彻底冲洗,然后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勿催吐。 11、消防措施【1】 预防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