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
1
1
引 言
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针对 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手术方法成为了许多医生讨论的话题。对于单纯腰 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传统的开窗髓核摘除手术仍是最常使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 简单、有效。但是对于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椎不稳,椎间盘突出伴椎体后缘离断症或伴 有部分钙化甚至骨化、椎间盘突出伴一侧神经根管狭窄等情况的病人,我们手术多主 张施行后路减压,手术方法多倾向于减压后行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主要有: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后路椎体间融合加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双侧内固 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术后融合率。但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因其手术操作简 单,且手术时间短,也逐渐得到了普及。许多人认为椎间融合后可能导致邻近节段椎 间盘加速退变或继发新的椎间盘突出,这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均有报道,但根据我们科 病人的术后随访研究,邻近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继发新的突出的发生率并不高,所 以,我们认为椎体间融合加必要的内固定是可行的。传统内固定手术方式需要暴露棘 突两侧椎板和关节突关节,较一侧半椎板、开窗手术的软组织损伤更大,而且由于增 加了椎弓根螺钉植入过程,从而加大了出现螺钉位置不佳及神经根损伤等的并发症的 可能。为了减少上述损伤和相应的并发症,我们提出应用改良 PLIF 技术即进行单侧 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椎间植骨融合。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只要选对适应 症,这一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手术选择,能够达到安全、有效、减少创伤的目的。
随着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实验研究的不断 进展以及椎间融合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单侧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 骨融合治疗腰椎疾病正被逐渐的开展,该手术方式的微创优势越来越被更多的骨科医 师认可。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对人腰椎标本模拟椎间融合并单侧内固定可提供与 双侧内固定相似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椎间植骨融合同时施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 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一种手术治疗选择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
本研究旨在对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观察术后疗效, 不断完善该项技术,将该技术逐步应用于更多的适合病例,以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 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马尾神经及神经根牵拉的机会,减少并发症,提高总 体手术疗效。
PAGE
PAGE 10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 2009年3 月到 2011年 10 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接受 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 68 例,术前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而效果不佳或者症 状反复发作,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后随访均达三个月以上。其中椎间植骨融合采用单 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32 例(A 组),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36 例(B 组)。A 组中男 15 例, 女 17 例,年龄 23-65 岁,平均 47.78±12.47 岁,病程 6-24 个月,平均 12 个月。B
组中男 18 例,女 18 例,年龄 23-68 岁,平均 53.08±11.70 岁,病程 6-24 个月,平
均 12 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 均有长期的腰腿痛病史,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同时还伴
有单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或小腿酸胀感等下肢神经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间歇性破行。 查体主要阳性体征包括腰部压痛、叩击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 腰椎活动度受限,下肢皮肤感觉减退以及下肢关键肌肌力的减弱,膝腱、跟腱反射减 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1.2.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 X 线片(包括正侧位及动力位片),行 CT 和 MRI 检查,术 后常规定时复查 X 线正侧位片,必要时行 CT 和 MRI 检查。X 线片显示腰椎均有不同 程度的增生退变,病变椎间隙有程度不同狭窄。动力位(过伸过屈位)片相邻节段椎 体间水平位移≥3 mm 或角度变化≥11o,诊断为腰椎不稳症。CT 可清晰看到突出的椎 间盘及椎体的退变情况,MRI 检查可看到椎间盘的信号改变及突出间盘信号影,并能 看到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受压情况。
1.2.3 纳入病例的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A 组 L4/5 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 12 例,L5/S1 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 6 例, L4-5 椎间盘突出伴 L5 椎体后缘离断症 1 例,极外侧型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论文.docx
- 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概括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docx
- 党的利益协调能力建设研究-行政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研究-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党的十六大以来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干部队伍素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论文.docx
-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演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docx
-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借鉴-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