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校园讲课稿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拒绝欺凌、暴力事件,共建美好和谐校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法律讲座的题目是“拒绝欺凌、暴力事件,共建美好和谐校园”。 首先,我们来了解这节课的结构框架。上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学校的欺凌、暴力事件,促进同学们身心健康安全发展。后面我将通过几个案例,使大家更进一步了解哪些做法会导致欺凌、暴力事件的发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以及一旦发生欺凌、暴力事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有效保护自己。 (前言/背景) 同学们都知道,校园是一个供我们读书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地方,这里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可是,在当今社会,本应清净的校园里,却时不时传来有关欺凌、暴力伤害的消息,比如学生们互相打架斗殴,在校外聚众闹事,因几句不入耳的话便大打出手……一起起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不仅让人触目惊心,更为学生的自身安全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主体 第一部分——案例呈现 根据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有关专家分析,符合以下十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性格严重内向 二、家庭不和睦 三、喜欢虐待小动物 四、热衷暴力和黄色网站及小说、影视等 五、具有好斗心理、非常强烈的好胜心、极强的虚荣心 六、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七、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八、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他人意见 九、崇尚黑社会义气 十、凡事一根筋,做事不考虑后果,对法律的认识不足 案例枚举:4个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案例。 案例1:2016年9月20日上午放学后,第二中学初中学生隋某某因向本校学生肖某索要手机未成,与姚某某、白某、恩某某等学生将其带至教学楼三楼西侧卫生间,以连环扇耳光、拽头发、脚踢以及撕扯衣服等手段进行围困欺凌。遗憾的是,事发后,肖某及其监护人未向校方反映,也未向公安部门报案。 2017年4月17日,网络出现“二中校园欺凌视频”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政府旗长为组长,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公安、教育等部门组成的专项调查工作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目前,专项调查组已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专项调查组和责任调查组进驻第二中学开展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安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给予相关人员和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本案例中的隋某某向同学索要手机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虚荣心理,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事端,采取犯罪的反社会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于人于己还有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危害;而案例中“肖某及其监护人未向校方反映,也未向公安部门报案”的行为,也说明当事人对法律认识的不足。 案例2:有一名小学生经常和同学打架,该学生家庭父母离异,父亲崇尚棍棒教育。老师认为该学生“既残忍又暴躁易怒”,无缘无故地把桌子、凳子踢翻。同学反映他对什么都没有爱心。回家路上看到小猫、小狗都想去踢几下。一次同学们看见一只小鸟,有个女生怜悯地说“这小鸟真可怜”。他看了看,突然从地上一把抓起小鸟,同学们看到是他,赶忙喊道“你快放下,小鸟受伤了”。他听了,不仅不理睬,而且在一群女生的尖叫声中把小鸟狠狠地向地上摔去,摔完后不顾众人的指责,从地上捡起将死的小鸟,两根手指提起来在眼前晃晃,又丢在了地上,然后推开同学,带着笑容满意地离开了。 这名小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的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对于平时表现有虐待小动物行为的同学,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周围同学不应当对他敬而远之,或只是简单地批评指责,反而要与他更为亲切,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他对弱者的同情心,减少攻击性,从而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关爱。 案例3:某校新生得知本班同学被学校内其他同学打伤,他认为对方是欺压新生,气愤之下,认为自己练过跆拳道能够为本班出头,主动去找对方“较量”,结果双方都被打成重伤。 对于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特征的同学,大家应当多在集体活动中暗中帮助他,使他了解到并不是所有问题一个人都可以解决,要正确认识影视书刊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和意义。 案例4:2015年11月,重庆多名初中女学生共同殴打另一名女生兰兰(化名),原因竟然是兰兰太邋遢(--)了。兰兰在住校期间因不注重个人卫生,让同寝的室友很是反感从而引起“公愤”,5名女学生随即一起打耳光“教育”兰兰,导致其十级伤残。事后,经过法庭的调解,打人的女生及其家长对受害人均进行了赔偿。 这是一起典型的以众欺寡型健康权纠纷案件,听了让人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从马加爵杀人案,到复旦投毒案,再到这名初中女生惨遭室友殴打案,频频爆出的同寝室友互相伤害案件,使得不少毕业后的学生调侃道:“多谢室友当年不杀之恩”。室友之间相处的时候,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大家要尽量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互相理解,各自容忍一下、退一步,可能矛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