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二轮复习应该立足于让学生对学过的零碎分散的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常熟市中学,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
高三化学复习中试题的有效组合
高三一模结束了,我校的化学B率是85%,是理科三门中最高的,校领导在肯定表扬的同时,反复强调二轮复习不会给化学课后时间,反正一周五节课,只能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抓手,继续做好临界生的转化和匹配工作。但是根据高考的目标和要求,化学二轮复习应该立足于让学生对学过的零碎、分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具备联想、模仿、类比和推理的能力,从而解决化学新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试题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和方法,但是过度的题海战术一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降低复习效率,二来也不允许化学占据学生额外时间。现在只能利用课堂时间练习和评讲试题,如果全部照搬整套的试卷,一份综合卷连做带讲,需要整整一个星期,现在离高考就六十天了,按这个节奏,显然是没法让学生达到高考要求的。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教师结合考试说明,精心对试题进行有效的组合,着力发掘独特的教学视角,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组合策略一:相似试题的对比组合,体验思维方式
我们对历届本省和外省高考试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类比,对比试题的异同,揭示题与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发现很多问题存在相似或相近的规律,体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第15题,甲醇和二甲醚转化的表格题。表格作为实验测量和计算数据表述主要形式之一,因具有鲜明的定量表达量化信息功能而被命题者青睐,同时也是学生心理比较畏惧的题目。在完成评讲后,让学生明确这种题型主要考查的是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移动、平衡等效等,我们分别又采用了相似度很高的2009四川第13题,2013重庆第7题进行试题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题组内在的规律性,洞察考查目的。
组合策略二:拆解试题的局部组合,提升结构化能力
化学知识通过抽象,概括,归类等加工过程,形成知识层次结构即知识的结构化。结构化知识有三点作用,一是提高知识的检索效率,二是思维跨度大跳跃性强,三是有助于思维灵活性。
例如江苏高考的单选题有一题是考查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能反应。有一个考点是题目的局部出现A→B→C连续反应问题。我们就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结构化组合。
对于氧化还原型:
对于非氧化还原型:
随后选用了相关试题,学生的完成效果都很好。
组合策略三:改写试题的变式组合,内化提升知识
和学生通过试题的解析,有效复习了知识和方法后,将知识和方法放在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刚刚复习知识和方法的内化,这种短时间间隔的方法迁移,容易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使得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高考工业流程题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这类试题体现了高考基础性和前沿性两大特点,涉及到考查内容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归纳出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思维流程,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沉淀。首先找出真正参与反应的粒子,依据氧化还原规律,确定主要的产物粒子。再依据转移电子守恒,进行方程式配平,并依据溶液的性质补充缺项,最后依据质量、电荷守恒,检查配平。随后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试题1:FeCl2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变式试题2: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给出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让学生写氧化过程。
变式试题3:结合化工生产的背景,让学生写出较复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如H2O2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气。
通过变式试题的组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应原理的理解,熟悉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找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陷阱,快速判断离子共存,准确书写陌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组合策略四:递进实验试题组合,掌握研究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以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逐步递进实验试题组合,从研究方法入手,使设问逐渐加深,引导思维逐渐深化。
例如从高考题常见的Fe3+ 、Fe2+ 、Zn2+混合溶液中由给定试剂除去铁元素,先用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去除铁元素,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沉淀锌元素。递进为不给出指定试剂由氯化钡溶液制得BaCl2·2H2O纯品时用BaCO3调节pH。再递进到苏高中在《化学教与学》2015江苏高考模拟卷上出现的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工艺中用铁粉,而不是氧化亚铁调节pH。这样的递进实验试题组合,达到解决一个问题,学会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
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对试题的有效组合是让课堂从苦练到精练,从见多识广到举一反三,从低能走向高效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学会“品味”,甚至达到闻题而知雅意的境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