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l.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发生在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生物安全工作,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l.3? 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应急处置原则。
l.4 适用范围
1.4.1
1.4.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1.4.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1.4.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1.5启动条件
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可启动该预案。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在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本中心各行政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小组
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朱国栋、贾全玲、刘国民、赵琼、郭军
组长: 朱国栋(公司总经理)??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
副组长: 贾全玲(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报告、人员组织、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其余人员分工:??
刘国民: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报告等工作。
赵琼: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安全等工作。
郭军:主要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保卫等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
3.1.1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操作管理
3.1.2建立实验室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配置个人防护
3.1.3 高致病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
3.1.4
3.1.5加强对实验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业务培训和演练。
3.2预警
3.2.1
3.2.2
3.2.3
4.突发事件的报告及应急响应
4.1报告人
4.1.1实验室工作人员为
4.1.2除实验室工作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发现有
4.1
4.2报告程序和方式
4.2
发生上述突发事件或事故,在妥善处理的同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口头报告,负责人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如实填写事故记录和事故处理记录。领导小组核实事故后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积极配合有关专业技术部门的调查和处置,抢救受伤人员,对受感染人员的健康状况作详细检验和随访,消除事故影响。处理后领导小组及时对事故的经过以及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事故做出危险程度评估,找出事故的根源,总结教训写出书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4.2
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实验室所在单位负责人应填报《实验室意外和事故登记表》,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3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4.
4.
4.3
4.
5.应急处理程序
5.1病原微生物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5.1.
(1)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处理人员应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通常可以使用5%漂白剂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30 分钟),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2)菌(毒)外溢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应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服立即选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500-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3)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15-20min;若皮肤被刺破应被视为有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水冲洗消毒。视情况隔离观察,其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5.1.
5.1.3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
5.1.4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家族企业股权分割与传承协议范本.docx VIP
- 海尔集团岗管理手册.doc VIP
-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 空调加雪种培训.pptx
- 海尔集团员工关系管理手册.doc VIP
- 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研究报告-智能手表-健康生活的亿万级赛道(摘要版).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docx VIP
- 《中等职业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布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