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的缺陷——低效率 垄断厂商的价格较高,产量较低, PMC 一单位产出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收益(价格)大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 二、针对垄断的政策 公共管制 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实行管制。 反托拉斯法 限制人为的垄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 外部经济:私人利益社会利益 外部不经济: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二、针对外部影响的政策 改变产量 调整生产方式或技术 企业合并,外部影响内部化 规定财产权(科斯定理) 第三节 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 特征: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消费者不直接付钱即可消费。 二、公共物品的产量 私人无法通过市场有效供给公共物品。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一、信息 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保险公司为增加收益而提高保险价格,结果会阻止低风险者买保险,留下的保险购买者为高风险者。 道德风险:保险服务降低了人们避免事故的积极性。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C AC Q MC AVC d(AR=P) MR P0 Q0 有利润 AC MC AVC C Q d(AR=P) MR P0 Q0 有亏损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P Q LAC LMC d(AR=P) MR P0 Q0 五、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把同一种商品以不同价格卖给不同买主。 价格歧视的条件: 生产者有垄断势力 买主的支付意愿不相等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市场特征 有产品差别,产品能替代 厂商数目多 生产要素较易流动 信息不完全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主观需求曲线(d)和比例需求曲线(D) P Q d1 D P0 Q0 P1 Q2 Q1 P2 Q3 Q4 d2 d3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D P2 Q1 P1 Q2 P Q D P Q AC MC AC MC d1 MR1 d2 MR2 d0 MR0 P0 Q0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P Q d(AR=P) MR P0 Q0 LAC LMC D 五、非价格竞争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 一、市场特征 厂商数目少 产品或同质,或异质 进出行业不容易 厂商间相互依存关系强 需求曲线的不确定性 二、古诺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P Q d mr D MR Q0 P0 SMC1 SMC2 生产要素价格论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要素价格和要素需求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MR=MC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VMP MR(L)=MPL·P MR(L)=MPL·MR(Q) VMP=MPP·P 边际产品价值 MRP=MPP·MR(Q) 边际收益产品 VMP 要素使用量 VMP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MRC 边际资源成本(MRC) 平均资源成本(ARC) MRC=ARC=w(要素价格) MRC 要素使用量 ARC=MRC=w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MRC(=要素价格) 以劳动为例:MPP·P=w 2、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w (要素价格) L (要素使用量) VMP(d) w0 w1 L0 L1 3、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w (要素价格) L (要素使用量) VMP0 w0 w1 L0 L1 w (要素价格) L (要素量) L2 VMP1 dm D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w (要素价格) L (要素量) D S w (要素价格) L (要素量) w0 s(ARC=MRC=w0) 2、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 w (要素价格) L (要素量) S 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w (要素价格) L (要素量) S D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利息、地租的决定 一、工资 工资率:劳动的单位时间内的工资。 由劳动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 劳动的市场需求:所有厂商劳动需求的总和; 劳动的市场供给:所有劳动者的供给总和。 w L s w L D S w0 w1 w2 w3 L1 L2 L3 二、利息 利息率:每单位借贷资金的利息。 由借贷资金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 市场需求:所有厂商对借贷资金需求的总和; 市场供给:所有居民(资金所有者)的储蓄总和构成借贷资金的供给。 C1 (未来消费) C0 (现在消费) U 储蓄决策就是长期消费决策 无差异曲线 C1 C0 W W’ 现期收入W,利率 r 未来消费:OW’=W(1+r) 预算线 预算线斜率: O 储蓄决策 C1 C0 E W’ W W1 W1’ 现期消费OW1,储蓄W1W 未来消费:OW1=W1W(1+r) O r K D S 利率的决定 r0 三、地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