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内科学头痛、眩晕.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证经验】 (4)头痛经久不愈者,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久病及肾,肾精亏虚,治当益肾补髓; ②久痛入络,一般草木、金石之品难以搜逐,当佐以虫类药物以搜风、通络、祛瘀、止痛。 ③灵活使用活血化瘀法 常用活血化瘀药有: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根据血瘀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血热血瘀、阳虚血瘀的不同,分别伍以理气益气,养血、凉血之品。 【预后及预防、护理】 (一)转归预后 1、外感头痛:治疗较易、预后较好 2、内伤头痛:治疗较难 3、肝阳头痛:可并发中风、目盲或眩晕 眩晕 【概述】 一概念: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则昏倒等症状。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不遂:忧郁恼怒太过 2.年高肾亏:年高、多病、体虚、房劳过度 3.病后体虚:久病体虚、忧思劳倦、失血 4.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 5.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跌仆坠损、头脑外伤 二.病机 情志不遂: 年高肾亏: 病后体虚: 饮食不节: 跌仆坠损 头脑外伤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肝阴耗伤 风阳易动 阴精亏虚 髓海空虚 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 气虚清阳不升 血虚清窍失养 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 痰阻中焦 清阳不升 瘀血停留 阻滞经脉 清 窍 扰 被 清窍失养 眩晕 气血不能上荣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 头晕目眩, 视物旋转,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 甚则仆倒。 2. 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晕厥的可能。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跌仆损伤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 眩晕与中凤 病证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眩晕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 眩晕之甚者可以仆到。也有部分中风病人, 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故临证当注意中风与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 中风 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口舌歪斜, 半身不遂, 失语, 或不经昏仆, 仅以外僻不遂为特征。 2、眩晕与晕厥 病证 症状 眩晕 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 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晕厥 厥证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四肢厥冷为特征, 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二、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 虚者:滋养肝肾, 补益气血, 填精生髓。 实证:平肝潜阳 , 清肝泻火 , 化痰行瘀。 三、证治分类 1、 肝阳上亢证 主证:眩晕, 耳鸣, 头目胀痛, 兼证:口苦, 失眠多梦, 遇烦劳郁怒而加重, 甚则仆倒, 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 舌脉: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 证机概要: 肝阳风火, 上扰清窍。 治法: 平肝潜阳, 清火熄风。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2. 气血亏虚证 主证:眩晕动则加剧, 劳累即发, 兼证: 面色晄白, 神疲乏力, 倦怠懒言, 唇甲不 华, 发色不泽, 心悸少寐, 纳少腹胀, 舌脉: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证机概要: 气血亏虚, 清阳不展, 脑失所养。 治法: 补益气血, 调养心脾。 代表方: 归脾汤加减。 3. 肾精不足证 主证:眩晕日久不愈, 精神萎靡, 腰酸膝软, 兼证:少寐多梦, 健忘, 两目干涩, 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 耳鸣齿摇; 或颧红咽干, 五心烦热;或面色恍白, 形寒肢冷, 舌脉:舌红少苔, 脉细数; 舌淡嫩, 苔白, 脉弱尺甚。 证机概要 : 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 脑失所养。 治法 : 滋养肝肾 , 益精填髓。 代表方 : 左归丸加减。 4. 痰湿中阻证 主证:眩晕, 头重昏蒙, 或伴视物旋转, 兼证:胸闷恶心, 呕吐痰诞, 食少多寐, 舌脉: 舌苔白腻, 脉濡滑。 证机概要: 痰浊中阻, 上蒙清窍, 清阳不升。 治法: 化痰袪湿 , 健脾和胃。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 瘀血阻窍证 主证:眩晕, 头痛, 兼证:健忘, 失眠, 心悸, 精神不振, 耳鸣耳聋, 面唇紫暗, 舌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 证机概要: 瘀血阻络, 气血不畅, 脑失所养。 治法: 祛瘀生新, 活血通窍。 代表方: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