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第2课《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新人教版).pptVIP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第2课《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建造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也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一、古代埃及 大河: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 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河流两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统一: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标志: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二、古代巴比伦王国 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新月沃地”东部并行奔流 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 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二、古代巴比伦王国 4.法典 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大河:喜马拉雅山的积雪为印度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两岸土地肥沃 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统一:雅利安人入侵,先后在印度河和恒河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三、古代印度 4.种姓制度 内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影响: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有两个婆罗门的妇女到城里去,正在路上走着,偶然看见两个进城赶集的贱民。这两个婆罗门妇女立即决定不进城了。她们掉转头跑回家,用香水洗了自己的眼睛。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眼睛被贱民玷污了。? 有一个年轻的婆罗门,在旅途中十分饥饿。这时,一同赶路的贱民拿出自己的食物给他吃,饥不择食的婆罗门立即狼吞虎咽地吃了。回家后,他想,自己是婆罗门,怎么能吃贱民的食物呢?他越想越后悔,忍不住地大口吐食物,最后大口吐血而死。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结合所学,分析人类文明的摇篮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 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四大文明古国对比表 文明古国 发源地 时间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尼罗河 流域 公元前3500年 金字塔 古代巴比伦 两河 流域 公元前3500年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印度 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 黄河 流域 公元前2070年 长城等 *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纂集的。 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 * * -*- *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纂集的。 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 * *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