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优货币政策分析一般框架理论综述
最优货币政策分析一般框架理论综述
摘要:随着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对于最优货币政策分析框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从最优货币政策的目标出发,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内涵、类型和最优货币分析框架的特征,及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货币政策决策方式和几个典型的货币政策规则,特别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及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旨在为我国确立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提供参考。
关键词:最优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规则;通货膨胀目标制
中图分类号:F821.1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General Framework Theory of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Analysis
WANG Hong-t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University of Post &Telecommunications,
Xi′an710061, China)
Abstract:As the weight ofmonetary policy control gains in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research of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analysis framework has intensively spread. Beginning with object of optimal monetary polic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relationship among policy goals,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mode and several typical monetary policy rules,in particular the inflation targeting and strategy 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hina′s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Key words:optimal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monetary policy rule; inflation targeting
一、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学被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关于实际经济周期学派的新古典分析框架,该学派确信经济周期的原因是经济增长自身的随机特征,其核心观点是经济波动与真实冲击( 如技术冲击) 有关,而与货币冲击无关;二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其主要特征是存在非自愿失业、短期内货币政策的非中性和价格与工资的刚性,其中货币扰动是经济总量波动的关键因素。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为实现长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在实际操作运行中的具体形式或策略,最优的、时间一致的、前瞻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可以指导中央银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而且可以有效调控经济。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实际影响仅仅是因为价格在短期内缺乏弹性,货币政策在长期内是“中性的”。在这种背景下,借助于一个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其行为方程由最优化过程来刻画),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可用作设计最优货币政策的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分析的基本框架通常是一个带有货币以及短期名义价格刚性假设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在这个框架内,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通常与两个曲线相关:IS曲线和由A.W.Phillips命名的Phillips 曲线。通常使用菲利普斯曲线和IS 曲线分别描述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和利率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机制,菲利普斯曲线和IS 曲线组合描述了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Eller和Gordon(2003)以及Mankiw(2000)坚持传统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取舍关系。但受到来自以Lucas(1973)的理性预期理论和Calvo(1983)交错迭代理论为基础的其它经济学家(Zhang,Osborn 和Kim,2006a,Gertler and Leahy,2008)的质疑。
1990年代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广泛研究货币政策框架问题,这与Kydland和Prescott(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提出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是分不开的。它特别强调货币政策是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