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Ξ.pdf

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Ξ.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Ξ

第 61 卷第 6 期 气  象  学  报 Vol. 61 ,No. 6                             2003 年 12 月   ACTA METEOROLO GICA SIN ICA December 2003 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 李昀英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北京 ,1000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南京 ,211101) 宇如聪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北京 ,100029 ;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武汉 ,430074) 徐幼平 张学洪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北京 ,100029) 摘   要   文中利用中国地区卫星和地面观测云的量、状、高等资料及空中规定等压面和特性层探空资料 ,分析了中国南 ( ) 方地区 20~35°N ,103 ~120°E 层状中、低云的形成背景和日变化特征并初步解释了日变化的原因。层状云的伸 展高度是受空中逆温层限制的 ,华南沿海地区的层积云与海洋性层积云具有较相似的性质 ,是水汽在边界层逆温 下凝结、堆积的结果 ,其云量日变化与边界层日变化有密切联系 , 白天减少,夜间增多。高原以东地区层状中云的 形成是青藏高原大地形动力作用的产物 ,是冬春季水汽在高原以东大尺度低高层辐合、中层辐散所伴随的下沉运 动形成的逆温层下堆积的结果 ,其日变率较小。 关键词 : 中国南方 ,层状云 ,环流 , 日变化。 理过程的复杂性 ,人们对云的形成、季节与日变化等 1  引  言 演变特征、云与辐射的相互作用等还认识不足 ,因此   云是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它通过反射和吸 一般气候模式对云的描写都过于经验 ,缺乏物理基 收短波辐射、吸收和发射长波辐射影响地气系统的 础和观测事实的有力支持 ,导致气候模式不能很好 辐射收支。最新的 ISCCP (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地再现各区域云的分布、演变特征 ,进一步导致对平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 ) D2 卫星观测资料表明 , 均气候场的模拟误差。而要改进模式中云的参数化 全球平均总云量达 67 % 。云量的细微变化 ,都可能 方案 ,首先要对云演变的规律及形成这种规律的原 通过云与辐射的相互作用对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中、低云因其对太阳光的强烈反射 ,对地球大气主要 亚洲由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存在 ,云的分布具 起冷却作用。低云量增加 4 % ,大气温度可降低 2~ 有全球中、低纬大陆上独一无二的特性。迄今为止 3 K ,几乎可以抵消掉 CO2 倍增引起的气候效应[1 ] 。 几乎所有的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的模拟能力都很有 根据 ISCCPD2 资料 ,全球总云量从 1983 年以来总 限 ,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对东亚的云尤其是高原 体呈下降趋势 ,高云量和低云量的下降趋势都较为 以东层状云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过程缺乏必要的了 明显 ,云量的这种变化到底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怎样 解。对中国地区云的研究 , 由于资料所限,前人多局 的影响 ,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