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广州城更新局
PAGE
PAGE 1
附件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三线”整治工作
技术要求及程序规定研究
课题任务书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
2017年4月
目 录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476834456 一、工作背景 PAGEREF _Toc476834456 \h 3
HYPERLINK \l _Toc476834456 二、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476834456 \h 3
HYPERLINK \l _Toc476834457 三、工作目标 4
HYPERLINK \l _Toc476834458 四、主要内容 PAGEREF _Toc476834458 \h 4
HYPERLINK \l _Toc476834459 五、成果制作及审查要求 6
HYPERLINK \l _Toc476834460 六、时间安排 8
HYPERLINK \l _Toc476834461 七、经费预算 9
HYPERLINK \l _Toc476834462 八、附则 9
一、工作背景
为落实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推动老旧社区更新”的精神,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城市更新局经更新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印发了《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实施方案》,结合201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8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作为民生大事推进,系统高效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其中:“三线”整治工作是老旧小区微改造的重点和难点。
我市老旧小区“三线”现状特点是各类型架空线(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交通信号、行业专网等线路简称“三线”)密集交织,无序横跨道路、随意附着墙壁或其它建构筑物,既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有效消除全市老旧社区架空线乱拉、乱挂、强弱电不分等安全隐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我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进程,亟需制定“三线”整治技术要求,规范“三线”整治工作的内容、流程及要求,指导全市“三线”整治工作,特开展本次研究。
二、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宜居为重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进行改造模式和政策研究。
可行性原则。本研究将作为老旧小区微改造“三线”整治工作的依据和指引,应具有可行性,统筹考虑各管线单位、社区居民及建设主体等各方关系。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城乡规划建设相关规范条例。
可操作性原则。依据国家、市委市政府相关“三线”下地的政策和文件精神,提出一系列具备可操作性的工作内容、流程及要求规则,指导“三线”整治工作。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建设宜居社区为目的,按照“条块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三线”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和治理好“三线”违章乱拉、乱挂等影响社区景观的现象。
具体目标:明确老旧小区微改造“三线”整治工作内容、程序、技术标准。制定《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三线”整治工作技术要求和程序规定(试行)》。
四、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老旧小区微改造“三线”整治技术要求和程序规定。
(二)研究思路
1.现状摸查。对要实施“三线”整治工作的区域开展现状摸查和调研工作,了解现状老旧小区架空线呈现情况。
2.座谈调研。广州市各区建设模式不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也有所差异,通过对各区情况进行调研、访谈,了解各区实际情况和实操经验,分析在推进城市更新及微改造过程中,各区在“三线”整治方面遇到的难题及相应诉求,同时座谈调研各管线单位,了解相关诉求。
3.案例分析。选取一个以上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的“三线”整治工作作为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或实证课题提出的技术要求和程序规定。
(三)工作方法
采用综合调研、重点访谈、问卷调研、实地摸查和统计归纳、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三线”整治工作进行研究。
(四)具体内容
1. 确定“三线”整治工作的内容。
针对老旧小区微改造特点提出“三线”整治工作的具体内容。
对小区内“三线”整治进行科学设计,规范安装,下地优先,整治为辅。具备“三线”下地条件的,优先采取下地方式。
没有条件下地的,应强、弱电“三线”分开整治,并按迁移、整理、“松绑”、贴墙、遮挡等方式处理,横平竖直。在建筑物外立面铺设的“三线”,应集中在次要立面或较隐蔽的立面凹口部位内敷设。将电力线、通信线、电视信号线、网络线等弱“三线”统一实行管装;为捆扎成束的三线“松绑”,将凌乱、散线集中安装,做规范整洁,排列有序;过道线要采取防护措施并设安全警示标志。
同步清理废弃架空缆线、电杆、交接箱、设备供电箱、照明设备以及各种安放墙体上的负载物(架空线缆配件、发射器、微蜂窝发射器等等)。
以上相关设计须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