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发源于河间有关资料考证杂记.docVIP

实事求是发源于河间有关资料考证杂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事求是发源于河间有关资料考证杂记.doc

“实事求是”发源于河间有关资料考证杂记 《诗经》的发扬光大成就了河间的三大发源地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灾难,《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当然难逃被焚的命运。而《诗经》怎样能逃过劫难流传下来的呢, 这当得益于大名鼎鼎的儒学后圣荀子的弟子毛亨。毛亨当时避难在鲁,而鲁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的渊薮,所以是焚坑的重点部位,毛亨身为大儒,又藏有《诗经》,他携家逃亡到九河之间的河间。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民风纯朴。他隐姓埋名,埋头著书立说,毛亨无子,临死前传给了他的从子毛苌。随着儒学的复兴,毛苌便将《毛诗》在民间开始传授。到了汉景帝时代,封子刘德为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很懂得珍惜人才,他访知大儒毛苌为《诗经》的传承人,随拜毛苌为博士,传授《诗经》,得以让《诗经》发扬光大,流传于世。   《诗经》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斗争发展中集体创造的诗集,是文明成长的颂歌,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在儒学文化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据确切记载,《诗经》早在公元七世纪已传到罗马。公元十七世纪被翻译介绍到整个欧洲,到十八世纪起成为世界汉学的热点读物。西方的学者称中国的《诗经》与希腊史诗和沙翁戏剧是世界三足鼎立的不朽杰作。  这是传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绝唱,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大小毛公,如果没有河间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一部经典的诗歌总集就会淹没绝传;如果真的《诗经》绝传,后人则难以从《诗经》中汲取营养,更无法向《诗经》学习和借鉴,将难有象《楚辞》的灿烂,《唐诗》的繁荣,《宋词》的辉煌与《元曲的》锦绣。更难想像,如果文学的宝库中没有诗歌,如果人们的生活中没有诗吟唱,那该是何等悲哀与残酷的文化事实。 这使河间成为《诗经》的发祥地。正是由于《诗经》的流传,才使“实事求是”在河间成为发祥地;同时使河间成为我国官学发祥地;从而奠定了河间成为我国文化教育三大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实事求是”一语的出处考证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班固在编撰《汉书》时,替刘德立“传”,并在“传”的开头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实事求是原指真诚地依据事实以探求古书真义,然其出处是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之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颜师古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真,正也,留其正本。”《清史稿·艺术传·周学海》:“(周学海)博览群籍,实事求是,不取依托附会”。后用以表示具体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达到正确的了解和处理。《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所以反不及他做典史的,倒可以事事躬亲,实事求是。”《子夜·王》:“我们不论是办个银行,或是别的什么,总是实事求是,不能干灵空卖空的勾当”。 清代兴考据之学,实事求是流行于学者之间,以表示做学问要尊重和依照古书的本义的严谨学风。岳麓书院将“实事求是”作为院训,牌匾悬挂在岳麓书院的讲堂内,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匾悬挂在此,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所炸,后来重制。毛泽东在1916年到1919年间曾寄居于岳麓书院,一般认为这是以后毛泽东主席引用“实事求是”的缘故 毛泽东主席在1941年5月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也引用了这个成语:“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历史上的献王刘德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封为河间王,死后谥献,故称“河间献王”。他一生好藏书,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并且精心整理,他特别注重鉴别所收集的古典文本的真伪。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意和他一起进行研究。刘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高价收买来的,因为自从秦始皇焚书后,古文书籍比较少见。 历史上对河间献王刘德究竟是怎么记述的呢?刘德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封为河间王(今河城街一带)。汉景帝有十几个儿子,刘德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查,励节治身,好古博雅,成为西汉时期倡导儒学者之一。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儒学学者董仲舒“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书籍流传下来的甚少,刘德遂向天下招贤纳士,并广征博采藏书。刘德还于河间王南建日华宫,北建君子馆,汉学者毛苌(史称小毛公)即于此时应召,天下儒士集于宫内考订轶籍,著书立说,整理成册,奉献给汉武帝。刘德所搜集的《诗经》、《周礼》、《尚书》、《礼记》、《孟子》、《老子》等均留传至今。刘德为中国文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