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陕西民歌 又呈吴郎 杜甫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又呈吴郎 唐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文鉴赏: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打 放任,不拘束 房前树上的枣,随便西屋的邻居来打,她既没有吃的又没有儿子,是个可怜的老妇人。(西邻的境况) 她无衣无食,无依无靠,生存状况十分糟糕,是弱者,我们应该施以援手。 诗文鉴赏: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自述对邻妇的态度和理由 吴郎 启发感化 交代邻妇悲惨遭遇 邻妇 开脱 怜悯 诗文鉴赏: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要不是因为 岂,怎么 打枣的事 只是因为 反而 应该 亲善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应当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表现西邻的窘境,循循善诱暗示吴郎,说话入情入理。 诗文鉴赏: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迫不得已而打枣的心态 邻妇 对邻妇应采取的态度 吴郎 哀怜 体贴 暗示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诗文鉴赏: 多心 太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怕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倒真让人以为你要禁止她打枣呢! 言外之意: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不够体贴人。措辞含蓄,怕引起对方反感。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诗文鉴赏: 委婉劝说 吴郎 达到劝说目的体贴他人的自然表达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文鉴赏: 赋税征敛 战乱 那寡妇诉说她一贫如洗是因为苛捐杂税实在太多,我又想到现在的兵荒马乱不由得眼泪纵横!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文鉴赏: 贫到骨 征求 戎马 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造成寡妇穷困的原因,这不仅是她的也是全社会穷困的根源——官吏的剥削,即横征暴敛使他们穷到了极点,也就是诗中所谓的“征求”。同时,也指出了由于安史之乱,连年战乱,即“戎马”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两句诗诗人希望吴郎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不要为几颗枣子斤斤计较,表现出诗人对平民的同情和关爱。 关爱弱者是这首诗的主旨。 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 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 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 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 委婉劝吴郎 民苦的根源 诗人通过劝说吴郎不要筑篱阻止邻居寡妇打枣的事情,抒发了作者对深处残酷剥削和战乱中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 1、现身说法,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感动对方,话说得入情入理,用意恳切真诚,因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 2、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语言平易质朴。 如又“呈”吴郎而不用又“简”吴郎,“即防”两句。诗中既为老妇人打枣开脱,又怕伤吴郎的面子从而责备老妇人多心。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3.3 分子.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3.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3.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4.2 水的变化2.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4.1 水的净化3.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4.2 水的变化1.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4.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5.2 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1.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5.1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课件:4.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2.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石壕吏》课件3.pptx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放言五首(其三)》课件2.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卖炭翁》课件1.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卖炭翁》课件2.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卖炭翁》课件3.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卖炭翁》课件4.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4.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卖炭翁》课件5.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1.ppt
- 2018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3.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