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波辐射—陈建辉
微波辐射 By10电科陈建辉 目录 什么是微波辐射? 1 微波辐射的危害 2 我们身边的微波辐射 3 微波辐射的防范 4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什么是微波辐射? 1 (1)微波与红外线相对,是物体低温条件下的重要辐射特性,温度越低,微波辐射越强 (2)微波辐射的强度比红外辐射的强度弱的多,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使用接收器接收 (3)在遥感技术运用中,不同地物间的微波辐射差异较红外辐射差异更大,因此微波可以帮助识别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难以识别的地物。 (4)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GHz,它位于电磁波波普的红外辐射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因而只能激发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 微波辐射的特点 微波辐射的危害 2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影响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对微波有较高的灵敏度,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后,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变化,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失眠多梦、头痛头昏、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易怒、抑郁等,严重时可使大脑皮层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并造成脑损伤。 2、影响心血管系统 在微波作用下,常发生血液动力失调,血管通透性改变,心电图变化等现象,长期受微波作用者的血压均降低,但也有增高的。对心电图的分析,除多数呈现心动过缓外,也有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早博等。而另一些则可发展至植物神经性血管功能紊乱。 1993年,瑞典等北欧三国专家的研究表明, 长期受到2豪高斯以上的电磁辐射影响,患白血病的 几率是正常人的2.1倍,患脑肿瘤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5倍, 其他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美国马里兰洲1969年到1982年间, 有951名男子死于肿瘤,其中多数是电子工程师 和移动电话频繁使用者。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对眼的影响 人眼的晶体很容易遭受电磁辐射的照射,由于其内部血流量少,所以在电磁波辐射下温度极易升高。高强度的电磁波辐射还可伤害角膜、虹膜和前房,可造成视力减退,或完全丧失。长期的电磁辐射有可能使晶状体混浊,并使有色视野缩小和暗适应时间延长,造成某些视觉障碍。 3、影响生殖系统 从卫生学调查表明,生殖系统对微波电磁辐射比较敏感,致热效应微波所产生的生殖系统损害比较明显,微波辐射有可能造成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 据国内多家媒体统计,我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就有 20-120万为缺陷儿,其中60%为智力缺陷,他们的 父母大都长期在电磁辐射工作状态下。 热效应:人体有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是人体体温升高,当超过体温调节能力时,人体温度平衡功能失调,体内器官正常工作受到影响,产生生理功能紊乱与病理变化等热效应。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计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场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微波辐射危害机理 我们身边的微波辐射 3 我们身边的辐射有多大? 衡量标准:身边辐射低于 5 mW/cm2 我国对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是:理想状态下,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最好不超过 0.04 mW/cm2(毫瓦/平方厘米)。 测试一:室内和户外哪里辐射更大? 测试二:老本、新本的辐射对比测试 测试三:台式机、一体电脑的辐射值会更大吗 测试四:微波炉和手机的辐射有多大? 一、保持距离。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视屏尺寸乘以6,与微波炉的距离应为2.5~3米。 二、减少接触。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每工作一小时应休息一刻钟。 三、改善环境。注意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应适中,家用电器最好不要摆放在卧室里。 四、个体防护。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对电磁波辐射过敏者、长期处于电磁波污染超标环境者,应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防护用品。 五、少用手机。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接通后几秒在进行通话,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微波辐射的防范 4 六、少用电热毯。电热毯的电磁波污染较严重,长时间通电使用对人体有害,天气寒冷必须使用时,建议通电烘暖被窝后立即切断电源,以减少电磁波污染。 七、采用屏蔽物减少电磁波污染。对产生电磁污染的设施,可采用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屏蔽物,如铜、铝、钢板、高分子膜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