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向南方祭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跪向南方祭拜

跪向南方祭拜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潮湿的气息,一场春雨滋润着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大地。春风过后,桃花开了,燕子归了。春风吹拂的脸颊带着浅浅的寒意,下班路边兜售假花和纸钱的摊贩不时的出现,一切都在提醒我清明节近了。外公和奶奶和我们生活了很多年,所以在祭拜故人的画面中常常出现。外婆和爷爷未曾见过,所以就像不曾存在一般的陌生,尤其对外公的思念常常闯入我的梦里。古人思亲的诗句,我都觉得无法彻底痛快地表达我思念外公的心情,只有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儿时碎裂的片段衔接和重启,才会日渐清晰。   说来奇怪,一般怀念故人多是眼含热泪,而我想起外公就会哑然失笑。不经意会想起我那话多、善良风趣、重男轻女、留着八字胡须、拄着檀木拐杖、每天都要喝杯烧酒的犹如老顽童般的外公诸多的趣事。   外公我们不按老家的称呼叫他外公,我们叫爷爷。外公是家里老大,姓张名秋生,人称太公。外公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们管他们叫二爷爷、三爷爷和姑奶奶。解放前外公经营着一家做鞋的店铺。解放后被政府没收,外公也就成了一名大集体的鞋匠。   外公到底多大岁数我不得而知,只是常常听他自诩:我和毛主席是老庚哎,大意是同年出生的意思。我常常取笑他,你和毛主席是老庚毛主席咋不认识你,你咋就会补鞋修鞋,外公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细妹仔你不懂,莫乱哇”。   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干部的父亲被下放到农村,母亲也受到连累。在农村的日子自然是苦不堪言贫困交加。母亲吃了很多苦但最担心的是怕我们四个孩子永远生活在农村,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于是母亲便毅然带着我们兄妹四人回到了江西樟树市(那时候还叫清江县)申明亭四号外公家。大姐和哥哥随母亲回去过一次,所以他们都记得外公的模样,我那时还不到六岁,记忆几乎是空白的。从火车站出来母亲和大姐拿着简单的行李,哥哥背着我,一路走到外公家。外公正在生火做饭。哥哥欢叫着爷爷,爷爷我们来了。外公起初以为是邻家的小孩子捣乱,把哥哥往外轰,等看清楚后一把抱住哥哥,用我听不懂的樟树方言说到:“哦搓,是你介个婊子崽啊”。随后我才知道这个穿着黑色对襟褂子,留着八字胡须的笑眯眯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退休在家,每月有15元的退休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些钱如果外公一人生活会非常宽裕。可是我们的到来让外公陡增了很大的负担。外公看到妈妈带着我们回到他身边喜出望外甚是欢喜。本来破败狭小的老屋由于我们的到来显得逼仄。也就是在这间拥挤的老屋里,外公像棵老树一般给我们洒下阴凉,庇护着我们兄妹四人度过了清贫却也温暖的岁月。   那时候由于父母没有任何收入,母亲只能以代课老师的身份进入樟树二小教学,成了一名民办体育教师。微薄的工资根本不够一家老小七人的吃喝,外公变将每月的退休金交给母亲贴补家用。母亲总是先和姐姐哥哥用板车将每月的米、煤球购回来,然后定期让店下农村的老乡准时给外公送来一坛大概十斤左右的粮食烧酒。外公就这点爱好不能因为我们的生活而被剥夺。以前外公都是在巷口的永红商店打散酒来喝,为了省出更多的钱贴补家用,就改喝老乡自酿的烧酒,不仅如此外公还重操旧业在家门口做起了修鞋补鞋的营生。我们的到来降低了外公的生活质量,但是外公依然乐观开心。老舅舅解放前去了台湾生死未卜,外公带着四岁丧母的我娘相依为命,修鞋的担子一头挑着工具一头挑着没娘的母亲。外公靠做鞋修鞋供养母亲上了农业大学。外公仅剩母亲一位亲人。我们的到来让他有了亲情的温暖和开心,他深爱着的女儿从遥远的新疆带回的四个外孙。   外公是个乐善好施的老人,尽管每次母亲买米都是刚好吃到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日,但是只要有乞讨的上门他依然会背着母亲偷偷的奉送半碗大米。也常常有家境贫寒的人家来给孩子修理已经无法下针的旧鞋,外公会拿出从老鞋厂捡来的废旧小块皮革给前后补上,这样鞋子又可以经久耐穿。没有钱的主顾总会说明天把钱送来,外公说乡里乡亲的快拿去吧,所以他在家门口修鞋也赚不到几个钱。偶尔赚到的几毛钱他会偷偷攒着给我们买回一根甘蔗或者一点糠饼。   外公有着旧社会重男轻女的老思想,大姐和哥哥打架,哥哥从小就矮不占上风,他会拉偏架让哥哥打大姐,姐姐嘴厉害不饶人就和他吵架,他总是说:“哼,你们是千金,岗岗(哥哥小名)是万斤,你们三个也冒有介贵重,晓得么,十千打一万勒。”对他的谬论每次姐姐都会报以白眼。最可笑的是,有次外公生病了,妈妈给他买了几块蛋糕,他藏在老式的四面有板壁雕花大床里面,半夜把哥哥掐醒让哥哥起来偷吃,睡得正香甜的哥哥才不领情总是会哇哇乱叫,他怕我们知道赶紧呵斥哥哥:“莫吵莫吵”。?f来也很奇怪,外公的雕花木床据说比他岁数还大,我从来不敢坐,因为床沿缝隙里有臭虫常常叮的我满屁股的红包,但是从来不叮外公和哥哥,难道臭虫是外公养的也重男轻女吗?   外公格外喜欢他的这个外孙子,常常说:“你介只独苗崽,要学点武艺防身”。谁知道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