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温习古代中国地政治规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温习古代中国地政治规范

  [点评] 优点:考生甲的卷面整洁,答题体现了“个 前提,两个原则”,要点(1)(2)(3)表述清晰,要点简明,有利于阅卷,考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紧扣设问,条理作答,应属于上等答卷。 缺点:第(1)问要点①②回答不错,但对材料一的隐形信息未能读出来,明清统治者对科举的重视,体现了专制主义强化的特点,漏掉了这一要点。第(2)问要点①回答不错,但同样未能读出材料二的隐形信息;这些进士的个人命运与朝代息息相关,要点②表述不清晰。第(3)问对《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的隐形信息未能很好理解,虽然把主要要点答出来了,但要注意设问是“西方国家”,不要局限于“英国”。   [点评] 值得肯定的地方:考生乙在答题技巧上,会从材料中获取表层信息,按设问作答,其中明显的采分点有:八股取士,考试有严密程序,受理学的影响,科举考试公平竞争。 存在的问题:考生乙历史学科基础较差,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条理解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达,有的要点虽已答出,阅卷老师并不一定找到要点。平时解答非选择题时要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进行训练,学会规范答题,争取在高考中获得较理想的分数。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1)特点: ①采用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严密性、规范性堪称完备; ③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 ④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强化。(任答3点即可) (2)原因: ①用传统的儒家经典作为考试教材,有助于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进行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 ②殉难的进士都是这些朝代的受益者,个人命运与朝代息息相关;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③儒家(理学)强调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任答两点即可) (3)①科举考试“公开竞争、平等择 优”的合理性; ②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③文官选用方法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④舍弃了对古代经典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与职位紧密相连。(任答3点即可) [针对训练提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秋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明史》卷八 材料二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明会要》卷二十九 材料三 在建制上,丞相历来均有定员,而明代阁臣却始终没有定员,其人数可多可少;丞相或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下属。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不是其法定下属;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综理政务,统率百僚”,对皇帝也有制衡的权力,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顾问,而票拟所提意见能否实行,还取决于批红。 ——整理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仁宗为何让大学士杨士奇超越户部、工部之权直接草拟诏书。(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有哪些。(2分)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内阁与丞相的不同之处。(6分) (3)有人认为明代内阁拥有了丞相之权,也有人认为内阁并无丞相之权,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主票拟也”一句回答,第二小问从人数、权力、地位等方面归纳。第(3)问,从内阁与丞相在地位、权力等方面的区别来回答。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要紧扣问题。 [答案] (1)救济百姓是刻不容缓的大事;(2分)从明太祖废丞相,成祖始设内阁起,大学士就参与草拟诏书。(2分) (2)票拟权使得内阁拥有直接参与决策的权力(2分,提到票拟可给1分;提到参与决策给1分)。丞相有固定人数,内阁没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内阁不是;丞相具有统领百官之法定权力,内阁没有。(6分,每点2分) (3) 观点 理由 1.拥有 (2分) 内阁直接参与最高决策;(2分)所做决策超越六部;(2分)因接近皇权而使其地位与过去的丞相相似(2分) 2.没有 (2分) 内阁参与决策但只备顾问;(2分)内阁不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不能统领百官;(2分)

文档评论(0)

泰山之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