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7《鸦片战争》同步检测
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1840年6月,40余艘舰船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发动这场战争的西方列强是( )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将永载史册,因为这场运动( )
A.巩固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B.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海的坚强决心
3、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第一块浮雕,这幅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虎门战役 D.定海战役
4、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虎门销烟 B.中英鸦片战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通过观察战争形势图,判断这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尼布楚条约》
6、《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是不可轻易放过的。”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A.禁烟运动是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B.清政府实行禁烟运动是错误的决策
C.禁烟运动影响了中英正常贸易 D.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7、历史学家蒋廷黻曾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8、以下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条款是( )
A.割占香港岛 B. 开埠通商 C.赔款2100万元 D.领事裁判权
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长期闭关锁门情况被打破 B.中国开始遭受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0、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的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军进攻虎门炮台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分析题
1、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
《南京条约》内容
①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④割香港岛给英国。
(1)依据对条约内容的了解,指出这些危害是条约中哪一条造成的。
A. 第 条,主权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第 条,破坏自然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C. 第 条,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D. 第 条,加重财政困难与人民负担
(2)依据上述危害,概括《南京条约》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备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所实行的哪一政策所导致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2)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