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铜鼓文化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铜鼓文化PPT

穿越时空的鼓声 广西铜鼓文化 “穿越时空” 铜鼓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了。2000多年风风雨雨走来,铜鼓是目前世界上所有青铜器中唯一还在使用着的,是青铜文明的最后一块活化石。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壮族先民)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铜铸造,形似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 铜鼓之路 诞生:早在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我国春秋早期。铜鼓就已经开始萌芽,距今2000多年。当时铜鼓起源于人们做饭时用的锅,称为铜斧。吃饱饭后,人们将铜斧倒过来进行敲击,发现声音很好听,逐渐就成为一种专门的乐器从中独立出来,成为了铜鼓。 ——铜鼓的诞生与发展 发展:东汉到唐代,铜鼓达到鼎盛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鼓都是由广西的地名进行命名的,可见广西在铜鼓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个时期的三大铜鼓类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下面会一一介绍)。这个时期铜鼓不再是作为简单的乐器使用,而是南方统治阶级进行祭祀活动的大型祭祀礼器,再进而成为象征他们统治权力的重器。史书上曾有过明确的记载:“得鼓二三,便可建候称王”。意思是说有两到三面这样大型的铜鼓,就可以立地为王,足见当时的南方它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北方的鼎同样是从炊具中诞生,最后逐渐演变为祭祀礼器和权力重器的。铜鼓和鼎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学者们把它们并列成为:北鼎南鼓。 广西铜鼓 广西有“铜鼓大本营”的美誉,其收藏的铜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迄今为止,在广西绝大多数县份都已挖掘出了不同时期的铜鼓,而收藏在广西博物馆的就有500多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世界目前仅有的2400多面铜鼓中,广西就占有1400多面,而广西东兰县拥有560多面,是世界著名的“铜鼓之乡”。 广西铜鼓类型 目前铜鼓发掘最多最主要的类型是北流型、冷水冲型、灵山型 北流型 以广西北流市出土的铜鼓命名,其特点是体形厚重高大,鼓面大于鼓胸,通体装饰以精致的云雷纹,鼓面边缘一般装饰四只青蛙。 北流型铜鼓主要流行于汉唐年间,铸造和使用的是古代骆越族及其后裔。 冷水冲型 以广西藤县冷水冲出土的铜鼓命名,是由石寨山型铜鼓演变而成,体形高大,纹饰丰富。除了太阳纹、翔鹭纹、划船纹、水波纹、象眼纹外,还有青蛙、水鸭、单骑、双骑等雕饰。 流行年间为东汉初至北宋,铸造和使用的民族是撩人。 灵山型 以广西灵山出土的铜鼓命名,造型与北流型相似,高大厚重,但鼓胸圆。而雕饰青蛙多为三足的累蹲娃,切背后雕有纹饰。有的鼓身还有牛、鹿、鸟等雕刻。 流行年间为东汉至唐代,铸造和使用的民族是乌浒、俚人。 铜鼓的结构 鼓面 鼓面是铜鼓的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同时在鼓边铸有立体装饰物(最多是青蛙,其次为骑士、鸟等)。这些装饰物造型夸张生动、又充满庄重。 各类雕饰 鼓纹 在铜鼓上的鼓纹分为物象纹饰和图案纹饰两大类。 物象纹饰包括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 图案纹饰包括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 钱纹 羽人舞蹈纹 太阳纹 翔鹭纹 云雷纹 趣味小知识 古时铜鼓还用以占卜。在东兰、巴马、凤山等地,流行过铜鼓青蛙卜:将铜鼓埋于坑里,鼓面放一只青蛙尸骨,一年后挖出来看,如铜鼓和青蛙的骨头都呈金黄色,就预示着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呈黑色、灰色,则有旱、涝灾害,粮食歉收。后来,铜鼓青蛙卜简化为只葬蛙不葬鼓,但铜鼓作为占卜时的打击乐器,伴着占卜者唱铜鼓歌,增添了青蛙卜的神秘。 因此,人们会将青蛙作为铜鼓上的装饰物,以祈求来年得以丰收。 “铜鼓之王” 1972年出土于广西北流市的云雷纹大铜鼓,为当今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铜鼓,号称“铜鼓之王”,铸造于西汉时期。它花纹精致、庄重古朴,重达300多公斤,面径165厘米,腰径149厘米,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历史文化遗物。 现这座“铜鼓之王”被收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供游客欣赏。 当代铜鼓声声 当代的铜鼓,除了成为供人们欣赏和学习的文化外,也还保留着其原始的作用——打击乐器。特别是在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在祭祀或节庆活动中利用铜鼓来打击庆祝。 在敲打铜鼓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好客、充满欢乐的气氛。 壮族蚂拐节 白裤瑶打铜鼓 其他用途 铜鼓家具 节庆活动 精美工艺品 总结 铜鼓的精致技艺是勤劳美丽的广西人民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 铜鼓文化是广西一张特别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块瑰宝。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习铜鼓文化并传承下去,将铜鼓文化发扬广大! 谢谢观赏!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