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最新2018年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9)
1.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跑道和节奏
2.纪念余光中 记住他的爱国情怀
3.诗意弥漫的他乡
4.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创意源泉(名师谈艺)
5.阅读经典是最好的智力游戏(前沿访谈)
6.锻造信念“合金”(人民论坛)
7.别丢弃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8.为什么大家都在回望十八岁(民生观)
9.开年闲话“时间观”(人民论坛)
10.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的灯塔(读书管见)
1.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跑道和节奏
两年前,杭州姑娘葛露琴“海投”阿里巴巴所有职位让她如愿进入“高大上”的杭州金招牌企业,亲戚朋友无不羡慕称赞。两年后,葛露琴却后悔了,长期加班内分泌失调胖了20斤,她突然觉悟“身体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于是辞去阿里的工作,在公厕保洁员妈妈的言传身教下,管理辖区内25个公共厕所。(10月26日《法制日报》)
放弃高薪工作去选择另一份看起来不那么美好的工作,这类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虽然如此,但这类新闻一经报道,依旧能够引起网民的转发和评论。这个现象其实说明了人们对自己现实工作的不满和希望自己也能够做出这种大胆而自由的行动。在虚拟世界参与的互动与议论不是凭空而来,往往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欲望与需求的投射。
但这次的新闻跟以往的又有所不同,以往类似的新闻,比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耶鲁毕业生回国当村官,或是最近的北大清华医学生卖烧烤,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多是引导人们关注北大、清华、耶鲁这些名牌大学自带的标签与光环。在人们一般的印象中,这类大学的毕业生理应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从事社会上流的工作,他们卖猪肉卖烧烤、回乡下当村官,打破了很多人的认知,带有极大的新闻性。
本次新闻的主人公葛露琴姑娘,不过是一间普通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她也从事过很多的工作,一开始从事培训工作,后来海投简历进入阿里,一开始充满兴奋与期待,但光鲜亮丽的工作背后却是沉重的工作压力。她从阿里辞职后又在几家公司工作过,依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最后终于在管理公厕的岗位上“安身立命”。报道中提到,她认为,新工作给她更多时间回归生活,周末可以旅游、看书或学习,“很踏实,心情也放松”。这是一个普通人寻求职业的曲折过程,没有太多的新闻点,只有一个普通人最平常的追求过程,在不断的“试错”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真实的兴趣点。
的确,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只有全面地认识自己,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下一年一度的秋招已经临近结束,秋招是应届毕业生走出社会的第一步,这个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已经拿到Offer,有的可能还在跑各种宣讲会、招聘会,忙着网申、海投。但人生是一个长久的马拉松比赛,我们都是参与者,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跑道和节奏才能笑到最后,而这个过程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跋涉。
放弃阿里高薪去管公厕,一个平常人不断尝试又不断经历失败却又不轻易屈服的生活故事。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没有选择是容易的,找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文/黄宇(湖南大学)
2.纪念余光中 记住他的爱国情怀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成绝响!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病逝,享年九十岁。他的过世不仅是台湾文坛的巨大损失,也是每一个海内外华人心中的伤痛。46年前,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将乡愁比喻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让人读来神伤,勾起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被广为传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今,先生已逝,留下一世乡愁,不知天堂有没有乡愁?
余光中留下的文学珍宝显然不只《乡愁》,其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主要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创作,共出版作品集约50种,被称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有媒体这样形容他:“投注毕生精力于文学创作,有着巨人般的意志。年纪愈长,身躯愈孱弱,但仍执笔不辍”。虽然他一生都在频繁地奔波迁徙,多次与亲人聚散离合,自嘲着“蒲公英的岁月”,其诗歌散文也因此离不开“乡愁”“孤独”“死亡”等苍凉命题,但仍给人一种顽强和希望。这种顽强精神,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文学财富。
余光中在其作品中一浇“乡愁”块垒,其实是表达对大陆深深思念、期盼两岸统一的深切情愫。他在《乡愁四韵》中深情地呼喊:“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他在《当我死时》中殷切地期望:“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这些,无不饱含着对大陆的思念、对两岸统一的渴盼。
故而,我们记住那位写“乡愁”的游子,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