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 * *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开封市二十七中学:韩若冰 课程标准 2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3 2 1 2 3 4 5 6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看地形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地形图的判读为以后学习地形基本特征奠定了基础,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学习其它等值线打下了基础。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 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习目标 1.知道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说出等高线和等高距的概念;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图总结等高线的特征,观察说出等高线的 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3.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4.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但 缺乏空间和立体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中要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合作探究 动手实践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登山探险之初发现 登山探险之再发现 登山探险之实战演习 疑惑: 一位朋友在我出发前送给我一张奇怪的图,他告诉我,我登的山就在图上,那么人们是如何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山绘制成平面图的呢?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环节一:看一看知原理 环节二:试一试明概念 环节三:想一想得特征 板块一:登山探险之初发现 环节一:看一看知原理 1.让学生在模型上找海拔100米的点,并试着用平滑的 曲线把海拔100米的点连接成线。 2.让学生在模型上找海拔200米、300米的点,然后连 点成线。 3.按其镶嵌关系试着在黑板上画出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立体和平面的转化过程。 等高线:指在地图上将地面海拔高度_____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之_____。 相同 差 环节二:试一试明概念 对照刚刚所画的等高线地形图,想一想,指图总结等高线的特征: 相等 相等 陡 不相交 缓 ① 同一等高线上任意一点的高度都______; ②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______。等高线的水平间距 越大,即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____,等高线越密 集,表示坡越____; ③ 等高线一般______ (相交/不相交)。 环节三:想一想得特征 板块二:登山探险之再发现 1、 把全班分为若干组,老师给每组发一个沿等高线切断 的不同的山体模型。 2、自学课本39页“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 8分钟内完成多媒体上显示的任务: 任务: 1、请在白纸上绘制所领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 2、请对照课本上“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在本组 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并指出都有哪些山地部位; 3、根据下表,请总结所找山地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特征: 等高线形态特征 海拔中间___,四周___。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向海拔___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___处凸出。 两条相邻且海拔___(相同/不相同)的等高线之间。 等高线___处。 4、请估算所发模型山顶的高度。 山地部位 板块三:登山探险之实战演习 任务一: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在山体模型上找出你要 选择的路线。 任务二:说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