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中国的农业经济(文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古中国的农业经济(文科)

思考: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明清——风力水车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风力水车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 (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积两千年的累计,才有增长4.5倍的成绩,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仅为0.1‰。这个发展速度,……但若与欧洲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增长率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前农业生产增长率为40%,年平均增长率为5%。)就显得极为缓慢了。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1、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 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 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2、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 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 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 D 拓展训练: C 3、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4、(2007山东卷)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B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董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补充:1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2、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直辕犁 曲辕犁 唐代 “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戒赵王:‘秦以牛田 ,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 与战。王自图之!’”—《战国策》 结合材料思考:铁犁牛耕技术采用产生什么影响? 促进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强民富。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比较简表 4-5倍 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 前27年-476年 3倍 英国《亨利农书》 13世纪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中国《齐民要术》 6世纪 10倍或十几倍 中国秦朝 前221-前206 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国别与出处 时 期 注:中西方播种量已折算为同等情况 归纳: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商周 时期 “锄耕” 春秋 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唐代 铁犁牛耕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 铁制农具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兼并问题)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土地公有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探究1:关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甲骨文中的“田”字 (2)、瓦解:春秋时期 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废除: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