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名】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英文名】pediatric secondary thrombocythemia 【别名】小儿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ICD 号】D75.1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1.病因研究进展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Secondary Thrombocytosis,ST) 病因很多,综合文献有以下几方面:①感染;②营养缺乏;③创伤和出血;④ 免疫性疾病;⑤药物反应;⑥新生物;⑦代谢性疾病;⑧遗传性疾病;⑨其 他。 “儿科重症监护病区中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52例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5/19)”一文中统计显示,ST最常见病因为感染(55.7%),其次是川崎病 (13.5%),创伤、外科手术,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感染中最多为呼 吸道感染(63.7%),其中2/3的患儿感染病原体为细菌,最常见细菌感染为肺 炎;川崎病为最常见非感染因素。此外病因依年龄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学龄 前儿童感染、川崎病多见,学龄儿童以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主要原因。多 种病因同时存在的并不少见,占11.5%,应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 郑雯洁等收集 2002年8月~2003年2月婴幼儿 ST 102例进行临床分析, 原发疾病依次是呼吸道感染 72例(70.59%)、肠炎 16例(15.69%)、颅内感染 7 例(6.86%)、泌尿系统感染 4 例(3.92%)、败血症 3 例(2.94%)。最常见的原因是 呼吸道感染,占70.59%,且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肺炎 63例,支气管炎 7 例,而上呼吸道感染仅 2 例。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本病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 3 个方面有关:①骨髓反 应性生成或释放血小板增多:如感染、营养缺乏、脑血管意外、新生物等。② 血小板重新分布:正常情况下约有 1/3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壁上,尤其是脾脏, 在应激状态、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血小板重新分布,进入循环池数量增 多,引起外周血小板计数增高。③血小板破坏、消耗减少:如营养缺乏性贫血 时血液稀释,易凝性减低,血小板消耗减少;脾切除、无脾症等使血小板被吞 噬减少,寿命延长,数量增多。 婴幼儿感染 ST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大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感 染引起血小板增多是各种因素刺激下巨 细胞增生而产生血小板过多所致,其 中细菌感染时 IL-1,IL-6 合成增加,从而刺激骨髓巨 细胞产生血小板增多。 但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亦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近期日本学 者 Ishiguro 报道急性感染时 ST患者的血小板生成素(TPO)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 组,故认为 TPO 有助于感染时血小板的升高。另外发现,ST患儿的C-反应蛋白 与 IL-6 并行增高。本组资料中 18例 CRP 升高亦支持 IL-1,IL-6 等参与血小板 升高的机制。各研究报道多发现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感染中引起 ST的最常见原 因,考虑可能与肺部感染可介导肺巨 细胞产生增多有关。 ST在婴幼儿中更为常见,其原因可能由于婴幼儿骨髓前体细胞对外界刺激 反应快速所致 。此外,婴儿正常血小板水平较高,因此在刺激下易于发生血小 板增多。 【诊断研究进展】 1 辅助诊断检查进展 (1)实验室检查进展:刘英杰等对 45例ST病儿的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进行 了分析,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结果显示,观察组 中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PDW)均明显降低,说明 ST病儿血小板体积减少且 均一性增强。且血小板计数(PLT)与 MPV 呈负相关,说明 PLT 愈高,MPV 愈小。 一般情况下,周围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引起骨髓代偿增生致 PLT 增多者 MPV 增 高,而骨髓病变致 PLT 减少者 MPV 降低 ,反之亦然 。本组 45例病儿中无骨髓病 变者 。其机制可能系血小板数量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大血小板代谢活跃, 更易参与凝血过程而被消耗,机体代偿性血小板体积减小。随访 16例病儿 PLT 恢复正常后 MPV ,PDW 即恢复正常,更支持这一点。由于大血小板消耗增多,从 而使 PDW 更趋集中,血小板均一性增强。有资料证明,糖皮质激素本身对血小 板参数并无影响。 (2)特殊检查进展: 2.临床诊断进展 ST 诊断标准如下: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