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虎窝与徐茂功之墓.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台虎窝与徐茂功之墓

云台虎窝与徐茂功之墓 朱炳旭 2004年春夏之交,我接待了一位中年男子,他交给我一份打印的书面材料《揭开千年古墓之谜》,说新浦区云台乡虎窝村的一处古墓是唐朝徐茂功之墓,言之凿凿。材料的后面有三位见证人的签名和手印,我看了一遍材料,觉得事涉虚妄,便搁了起来。直到2005年7月,我翻阅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的《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时,才发现了徐茂功与海州确有关系,书中收录的徐焕如所写《我的叔父徐悲鸿》一文,该文开头就讲:“在悲鸿叔的印章中,有一颗图章上面刻着‘东海王孙’四个字,这颗图章常在他的国画上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徐姓在江苏宜兴是个大姓, (音计)亭桥下塘多数人家姓徐,当时过年家家门上要贴一幅相同的春联,即‘东海功勋第,南荆礼乐家’,横批‘东海王孙’。东海即现在的连云港一带,所谓功勋第,即有赫赫战功的门第,指的是初唐大将徐茂功封为东海郡公;……悲鸿叔的图章‘东海王孙’是表示自己是东海徐氏的后裔。”由此可见徐茂功与海州的关系。那么我接到的这份按着三个鲜红手印的材料,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些离奇的情节而全盘加以否定了。这份材料由于撰写人的文化水平有限,语句多有不通,我稍作修改,现公布如下,读者共飨。 唐朝开国军师徐茂公的墓地在何处?历史学家认为在陕阳乾陵。差矣!恕我冒昧,徐茂公的墓址在我们连云港市新浦区云台乡虎窝村。虎窝村位于南云台山西部的一个山谷中。该村三面环山,东面有个谷口,是虎窝村的进出通道。有两条山涧在虎窝村中心交汇,形成了一个小小三角洲。这片小小的三角洲是该村唯一的小平原,徐茂公之墓就坐落在这块小平原上。风水学有句行话:二不交合必有一穴。此处真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这座墓是用数十方土堆成的,十米方圆。坟前立一块石碑,碑身一米多高,宽60公分,碑上刻有“徐公之墓 孝徒杨真常立”的字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新的宗教政策出台后,每逢清明、春节,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来坟前祭扫。在虎窝村和周边人们的心目中,徐公之墓既神圣,又神秘,百里之外慕名而来的人逐年增多。敬香的、烧纸钱的,跪拜、磕头、祈祷,来者各怀心愿,求子的、求财的、求平安的、求婚的,还有的携全家来墓前还愿。 徐公墓给很多人带来了安慰,带来了美好的期望。然而,四十多年前,这座墓曾给虎窝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53年,虎窝村有位村民因刨墓上一棵树而双目失明。这是一棵野梨树,生长在墓顶,据说这棵已长了二百多年。树被刨了,留下一米多深的坑。这个一米多深的坑,不久自动长平了,而刨树的村民却患了眼疾,多处医治无效,最终双目失明。1957年,农村已步入高级社阶段,不论村庄大小,一村一社。当时的虎窝村,人家不足三十户,人口不到二百人,社长钱光华、队长邱凤荣、妇女队长徐耀英。当时的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口号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深翻土地、改良士壤,虎窝村也不例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虎窝村地处山区,改良土壤谈何容易,当时队长邱凤荣盯上了徐公墓,找妇女队长徐耀英商量后决定挖坟取土。当时村里的老人大都不赞成,却无人敢阻拦。在决定挖墓取土的前一天晚上,有人发现一个直径约一米五的紫火球,从墓顶升向天空,向东南方向飘去。 挖坟开始了,社员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先动手。队长邱凤荣、妇女队长徐耀英身先士卒,紧随其后是三个解放军战士。这三个战士当时在虎窝村打坑道,这天正值他们休息。几十个男女挑的挑、抬的抬,坟挖到一半时,从里面冒出一大股白烟,冉冉升向天空。社员们吓得都停了下来,队长邱凤荣向社员瞪大眼睛说,现在就要破除迷信,社员又埋头干活了。这座古墓的土垫了六亩多山地。墓碑还算好运,虽有轻微损坏,但最终还是被保存了下来。但最有价值的、在大碑后面的那块小石碑却流失了,那块小石碑就是墓志铭。小石碑上刻有密密麻麻的一行行小字,被人当普通的石块掷到旁边山涧里去了,再也没找到。 徐公墓被挖后,虎窝村从此不安宁。天一黑家家不敢出门、敲门砸窗户经常不断,不见形、小见影的声响到处都是。村里怀疑坏分子搞破坏,每到天黑,就把坏分子关押起来,并派民兵轮流值班,但依然如故,村民们生活在恐怖中。1957年农历7月23日 天空乌云散尽,人们心中疑云层层,惊魂未定,神不守舍。灾情发生当天早上,社长钱光华粒米未进,含着眼泪,直奔县城大伊山,向县委领导汇报情况。当时灌云县委书记黄启、县长王荣江(老红军)听了汇报后都楞住了,感到十分惊讶。虎窝村位处山区,邱凤荣家的房子在山坡高处,离山涧又远,哪来的水,哪来的洪峰?他们都是老革命出身,身为县处级干部,为了安定人心,稳定群众情绪,县委书记、县长当场决定,责成社长钱光华回去带领社员立即把徐公墓修复。社长把县委的决定带回村后,全村奔走相告,各人心病不医自愈。也就在修坟的前一天晚上,那飘走五个多月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