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床思路治法与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床思路治法与技巧

谢 谢 ! 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 華夏書院 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認可「提供進修項目機構」CME-PP0022 “現代中醫的特色与优勢” 邱幸凡教授主講 邱幸凡教授 邱幸凡教授為湖北中醫學院教授及博士導師,並為全國名老中醫委員會委員。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工商科技局 資助 「在此活動內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專業服務發展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的觀點。」 本工作坊獲 中医临床 思路、方法与技巧 湖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邱幸凡教授 一、临床常用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有六种:联想、想象、逆想、灵感、直觉、 逻辑。 就临床而言,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单向思维;从本系统考虑。 (二)多向思维:从多系统考虑。 (三)逆向思维;从反方向性质考虑。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气---血;燥---湿;痰---瘀等等。 (四)想象思维:将知识和经验自由改造,重新组合成新思新形象。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一、临床常用思维方法 (一)运用辨证基本理论 1、脏腑的生理、病理理论: 如: 心 主体 联属 主血—胸(闷)、心(痛、悸)、面(色)、脉(节 律、速率) 主神—意识(模糊)、思维(迟钝)、情志(失常)、 精神(错乱)、睡眠(失常)、记忆(善忘)。 合小肠—小便异常(尿少、尿热、尿频、尿痛) 主脉------气势(强弱、大小)、节律(结、促、代)、 速率(快、慢) 华面------面色(淡白、青紫、无华) 应虚里---同脉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2、邪正虚实理论 气---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不振) 血---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不濡) 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内热) 阳---形寒肢冷、二便清利(外寒) (1)正虚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2)邪实: ①六淫 风 致病特点—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证候特征—汗、痒、动(病位、症状)、鸣。 寒 致病特点—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证候特征—清冷、痛、寒。 湿 致病特点—易阻气机、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伤 阴位 证候特征—胀、重、浊、肿。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燥 火(热) 致病特点—易伤耗精气、炎上、生风动血、扰心神、易疮痈。 证候特征—热、血、红、肿、汗、渴、烦、昏。 致病特点—易伤津液、易伤肺。 证候特征—干、涩。 暑 致病特点—其性炎热、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多夹湿。 证候特征—热、汗、烦、渴、昏。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②痰浊 致病特点—阻气、碍血、变化多端。 证候特征—痰、咳、重、闷、呕、恶、滑、腻。 ③瘀血 致病特点—阻络、碍血、结聚。 证候特征—痛、块、血、紫。 ④结石 …….。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3、经验理论 ? “久病入络”、 ? “久病多瘀”、 ? “久病多痰”、 ? “久病及肾”、 ? “怪病多痰”、 ?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 “阳道实,阴道虚”等等。 如: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二)运用辨证方法(理论) 1、外感热病: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2、内伤杂病: (1)单系统辨证法:五大系统 症状 本系统 虚实辨证 寒热辨证 虚证—气血阴阳亏虚 实证—邪 气 阻 滞 +本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症 寒象—形寒肢冷、口淡不渴、二便清利 热象—恶热喜冷、口渴饮冷、二便秘结 《内经》:“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 如:胸、面、脉、神、小肠等 心系统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2)多系统辩证法: 如: 心系 主 —— 心 虚—气、血、阴、阳——虚 实—寒、热、痰、瘀——实 +心证 次—五脏 如: 肾阴虚 心火旺 肺气虚 心气虚 脾气虚 心血虚 胆郁为滞 痰热扰心 肾阳虚水泛 水饮凌心 肝气郁滞 瘀血阻心 二、临床辨证方法与技巧--求机 (一)拮抗求本法则: 1、虚——补:气血阴阳—脏腑 ①直治—补本脏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