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象学跟气候学讲课新
常识 ①世界上第一个气象站于1653年在意大利建立; ②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美国与1960.4.1发射的; ③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于1820年由白朗弟绘制成; ④最早编制云图的国家是中国,编制与14世纪,名称 为《白猿献三老图》,载有云图132幅; ⑤世界气象日为每年的3月23日; ⑥中国气象学会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成立。 气象学与气候学 METEOROLOGY & CLIMATOLOGY 赵锦慧 请你预报最近三天的天气 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简史 1. 萌芽时期 时间:16世纪中叶以前 特点: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进行一些零星的、局部的气象观测,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和经验,对某些天气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 在我国 在国外 在我国 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出现关于大气现象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确定二十四节气 秦汉时出现世界上最早关于物候的文献——《吕氏春秋》、《淮南子》和《礼记》等 风向器、湿度计的发明和应用,始自汉代的雨量和水旱灾记录丰富、历史最悠久 积累了大量的预知未来天气的天气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天气谚语 山西省浑源县,鸾凤形的相风乌立于塔顶,仍在随风运转,指示风向浑源圆觉寺塔顶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约是辽金之交(即公元12世纪初)建成的。建成后,经历长期的风风雨雨,始终为浑源人民提供可预报晴雨的风向。群众归纳风向器指出晴雨的经验是:“北风常主雨,南风常主旱。小南风有雨不大,范围也小。大南风天气晴燥。”这当然是因为浑源县位于恒山之北,北风使空气在恒山北坡上升,水汽凝结降雨;南风则为越恒山下降的空气,它能使浑源天气转晴。当地人民赞誉圆觉寺塔的鸾凤风向器为百鸟之首的“瑞鸟”。 在国外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Aristotle著有《气象学》一书。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上由于太阳光线倾斜角度的不同,才产生气候的差异,并建立了关于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概念 在这一时期,气象学和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2. 发展初期 时间: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特点: 各学科的发展为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气象观测仪器的发明,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相继建立,形成了地面气象观测网;并因无线电技术的发明,能够开始绘制地面天气图; 由于具备了上述条件,气象学、气候学乃与天文学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学科。 主要成果 发明诸多气象观测仪器: 159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发明温度表 1643年,意大利学者托里拆利发明气压表 1653年,意大利北部建立了第一个地面气象 观测站 1783年,索修尔发明毛发湿度表 1860-1865年间各国纷纷绘出了天气图 伽利略 温度计 托里拆利 气压计 主要成果 研究成果: 关于海平面上风压关系定律、气旋模式和结构、大气中光电现象和云雨形成的初步解释、大气环流的若干现象解释等 出版比较有质量的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图 1983年,德国学者汉恩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气候学巨著——《气候学手册》 3. 发展时期 时间:20世纪以来 特点: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的进步,不但进行地面气象观测,也进行高空直接观测,从而摆脱了定性描述阶段,进入到定量试验阶段,从认识自然,逐步向预测自然,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又可分为早期和近期两个阶段。 A.早期: 时间:20世纪前50年 特点:利用传统探空工具,观测开始向高空发展,为高空气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成果 锋面学说 10年代 挪威 Bjerknes (皮叶克尼斯 父子) 1-2天的预报 长波理论 30-40年代 瑞典 Rossby (罗斯贝波) 2-4天的预报 降雨学说(冷云降水学说) 30-40年代 Bergeron- Findeison (贝吉龙) 人工影响天气 气候型 30-40年代 Koppen, Thornthwaite, Алисов 动力气候学 小气候 在我国 竺可桢,气象台站和雨量站的建立。偏重于我国气候区划和季节的划分,以及对我国的季风、寒潮、台风和旱涝问题的研究。 一丝不苟——座右铭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做人原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处世原则 B.近期: 时间:20世纪前50年以后 主要特点表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