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完结)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基础(完结)新

第1 章 常见症状 一、发热 1、发热的临床分度 1)低热:37.3℃~38 ℃ 稽留热 弛张热 2 )中等热度:38.1℃~39 ℃ 3 )高热:39℃~41 ℃ 4 )超高热:41 ℃以上 2 、病因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 间歇热 不规则热 2 )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T39~4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T 波动 1 ℃/24h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2 )弛张热:T39℃以上,T 波动2 ℃/24h ,最低时T 仍高于正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3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 )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 )波状热:T 渐↑→39℃或以上→T渐↓,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6 )不规则热: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使用解热药等 二、胸痛 1、胸痛常见病因的鉴别诊断 胸壁疾病 胸膜病变 心绞痛、心肌梗死 食管、纵隔疾病 固定于病变处,带状疱疹沿 患侧腋中线 胸骨后或心前区, 部位 胸骨后 神经走向,不越过正中线 肺底部 可牵涉至左肩,左臂内侧 隐痛或剧痛,带状疱疹 干性胸膜炎为 压榨样伴窒息感,心肌梗死时 食管炎为烧灼痛 性质 呈刀割样痛或灼痛 尖锐刺痛 更剧烈 纵隔肿瘤为闷痛 持续 粘连性胸膜炎为 心绞痛短暂(<15min) 纵隔肿瘤呈持续 不定,带状疱疹可持续数周 时间 长期钝痛 心肌梗死时间长 性且逐渐加重 心绞痛诱因明显,含硝酸甘油 影响 压迫局部或 吞咽食物时出现 咳嗽、呼吸时加剧 可迅速缓解,心肌梗死诱因不 因素 胸廓活动时加剧 或加重 明显,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三、咯血 1、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①支气管疾病:最常见支气管扩张症 ②肺部疾病:最常见肺结核 (我国最常见的咯血原因) 2 )心血管疾病: 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②先心病—肺动脉高压 ③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 3 )全身性疾病:①血液病;②急性传染病 2 、咯血量及其性状 1)大量咯血: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 (500ml∕d 或100~500ml∕次) 2 )中等量咯血:二尖瓣狭窄(100~500ml∕d) 3 )小量咯血:见于肺淤血、慢性支气管炎 (100ml∕d) 4 )多次反复小量咯血:肺癌 5 )咯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6 )铁锈色痰:见于肺炎 三、呕血 1、概念: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呕血常伴黑便 2 、临床上呕血三大病因: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