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搏系统的组成 包括导管电极和体外脉冲发生器。 心室起搏电极有一般质地较硬的和顶端附有气囊的漂浮导管电极两种 。 前者需在X线透视下操作,以求安全和准确定位。定位后导管电极仍保持一定韧 度,临时起搏功能比较稳定。气囊漂浮导管电极可以不在X线透视下操作,尤其适用急症病例。 电极的静脉置入途径 一般选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左侧肘静脉或股静脉。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插管难度略大,有一定危险,但导管电极固定相对牢靠,脱位率较低。 股静脉置入途径相对较为安全,但局部易污染。 左侧肘静脉置入途径影响肢体活动,电极易脱位 操作步骤(以右股静脉为例 ) 患者仰卧位,局部备皮,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以左手指确定右股动脉位置,用带有针蕊的粗套针沿其内侧刺入右股静脉,拔出针蕊后静脉血缓慢流出。自套管针孔送入导引钢丝,软端在前,然后拔出套管针,沿导引钢丝将双层套管缓缓插入股静脉内,拔出导引钢丝和内套管。将导管电极从外套管内送入右股静脉,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电极送入右心腔;心室起搏一般将电极顶端置于右心室心尖部心房起搏置于右心房心耳部。严格阈值测试,酌调导管电极位置,获得满意的起搏和感知参数。要求电压:起搏心室<1.0V,心房<1.5V;敏感度:R波>5.0mV,P波>2.5mV;心肌阻抗500-9000。若患者清醒,可嘱其深吸气、咳嗽,观察导管电极未见移动,提示固定比较牢固。皮下缝线固定导管电极,穿刺部位无菌包扎。将导管电极远端与体外脉冲发生器相接即可临时起搏。起搏电压一般选用2-3倍阈值电压,起搏频率按需选定。摄胸片确定导管电极位置,观察有无并发症。心电图检查,观察QRS波群形态,了解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胸片、心电图留待复查对照。双腔起搏可分置右心房和右心室导管电极 监护与护理定时检查 (1)监护经静脉临时起搏后应连续心电监护,确保持续有效起好和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每日测定起搏阈值和感知阈值,起搏阈值改变可能为电极脱位的早期表现。定期复查胸相和心电图,与对照比较。 (2)护理心内膜导管电极较易脱位应避免牵拉导管电极,对经左肘静脉或股静脉插管的患者减少其肢体活动。 (3) 注意插管部位有无感染或出血,消毒、更换敷料。 并发症及处理 (1) 导管电极脱位; (2) 心肌穿孔; (3) 心律失常; (4) 感染; (5) 其它; 电除颤和人工心脏起搏 电除颤和电复律 电除颤和电复律是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 冲通过胞壁或直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瞬时同期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异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具有作用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在抢救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 电除颤是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 冲通过胞壁或直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瞬时同期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异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具有作用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在抢救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应证 (一)电除颤:心室颤动与扑动。 (二)电复律 1.室性心动过速。 2.室上性心动过速。 3.预激综和征伴发心动过速。 4.心房颤动与扑动: (1)房颤发生时间不长,病程不超过半年,且心室率快速;(2)二尖瓣病变术后3-4周房颤不消失者; (3)甲亢合并房颤。 5.病情危急,心电图无法立即识别的快速心律。 三、禁忌证 1.房颤时间已超过1-2年,复律后可能并发症较多; 2.房颤未经洋地黄治疗,心室率已很缓慢(50-60次/分),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 3.房颤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伴有病态窦房 结综合征; 4.房颤不能耐受普鲁卡因酰胺和奎尼丁治疗或不具备长 期用药维持治疗的条件; 5.心功能极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6.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尤其是低血钾与低 血镁。 四、操作方法 (一)仪器准备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除颤器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均由电极、蓄电和放电、同步或非同步触发、心电示波仪、记录仪和电源供应等几部分组成。 四、操作方法 (二)操作要点 1.非同步电除颤:仅适用于室颤和室扑。此时病人已处于濒死阶段,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无需对病人进行特殊准备,有资料统计在室颤发生4分钟内除颤者,存活率可达50%,而迟于4分钟者,存活率低于5%,故除颤越早越好。 步骤 (1)除颤前打开除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