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8 -
第二篇——桥梁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工程概况
武汉大道(长江二桥~岳家嘴立交)道路改造工程采取6车道主线高架桥+6车道地面辅道的建设形式,其中高架桥设计起点位于友谊大道西侧,桩号为K0+528.35,设计终点位于团结大道东侧,桩号为K1+929.65,高架桥全长为1401.3m,设计为单幅桥,桥面均为26.0m等宽,设双向6车道,桥面布置为:桥宽26m=0.5m(防撞护栏)+11.75m(快速机动车道)+1.5m(分隔带)+11.75m(快速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高架桥桥墩布设于地面道路中央8.0m宽绿化带中,绿化带两侧各布设3条车道。
桥梁工程平面示意图
本工程主线高架桥服务于至汉口、东湖风景区、省行政中心的快速交通,辅道服务于沿线周边单位进出和公共交通。与友谊大道、团结大道、规划沙湖大道相交处采用分离式立交形式,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均采用右进右出平交道口形式。全线在友谊大道、团结大道等处采用地面设人行横道过街,在销品茂处现状设有一处人行地下通道,在凯旋门处有一处人行地下通道,目前正在施工。
徐东大街是武汉大道的一部分。连通武昌水果湖和天河机场的武汉大道全长43.9公里,其中武昌双湖桥至三环线三金潭立交段18.3公里,三环线三金潭立交至常青立交段7公里,常青立交至天河机场段18.6公里。它将被建成“交通组织最便捷畅通、街道环境最整洁优美、绿化景观最大气完整、市政设施最完善齐备”的全国一流的城市交通景观带,展现大武汉现代、文明、高效的都市形象。
目前,武汉大道重点是建设双湖桥至三环线三金潭立交段 (由东湖路、徐东大街、长江二桥、黄浦大街、金桥大道组成),其余两段路现已建成。因此,徐东大街(长江二桥~岳家嘴立交)作为武汉大道的重要路段之一,承担一环线与二环线之间快速连接线的功能,在徐东大街(梨园-岳家嘴立交)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岳家嘴立交已建成通车,金桥大道即将改造等的条件下,徐东大街(长江二桥~岳家嘴立交)的整治建设十分紧迫,其整治改造后交通功能和道路景观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形象,发挥骨架路网系统的整体效益。
桥梁工程建设条件
(一)桥梁工程场地评价
桥梁工程拟建场地位于徐东大街沿线,为现状道路,地势较平缓,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20.00~22.80m不等。高架桥沿线系河流堆积平原,属长江Ⅰ级阶地。桥梁工程场地水文及地质状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初勘)。根据地质勘察报告:
1、拟建工程场地无滑坡、泥石流等动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影响,亦无活动性断裂通过;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在工程上属于稳定区,地形较平坦,排水条件尚可,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土质不很均匀,本场地较适宜工程建设。
2、武汉地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基本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K0+443~K1+550段桥梁工程场地类别为Ⅲ类,K1+550~K2+059段桥梁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本工程为特大桥,抗震设防类别属B类,应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抗震措施设计
3、拟建桥梁下伏中风化基岩6-2-2中风化泥质细砂岩及6-3中风化砂砾岩具有较高强度、低压缩性,且分布较稳定,埋深较大,工程性质较好,是本场地较理想的桩基持力层。
4、拟建工程场地无地表水。地下水为上层滞水、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对桩基础施工影响不大。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规定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及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二)桥梁基础方案及持力层选择
1、基础类型的选择
拟建桥梁基础底反力较大,结构对沉降要求较高。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场地地基土岩土工程特性评价及工程地质剖面图,拟建场地上部土层主要为较低强度、较高压缩性的2、3层粘性土,所以扩大基础显然不能满足拟建高架桥工程要求,本工程宜选用桩基作为桥梁基础。
从桩型及施工工艺选择来看,预制桩、沉管灌注桩及夯扩桩等,由于桩体截面小,桩体短,单桩承载力无法满足桥梁上部结构荷载要求,且上部分布厚度较大的软土,对沉管灌注桩及夯扩桩成型影响较大,易产生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人工挖孔桩除需穿透厚层软土外,由于持力层埋深大、地下水位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因此,上述桩型均不宜采用。而钻孔灌注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桩径、桩长选择性强,穿越能力强,能适应任何地层,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施工简便,是高层建筑及桥梁常采用的基础型式,可作为拟建工程首选桩型。
2、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拟建桥梁高架桥部分宜以下伏基岩6-2-2或6-3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具体基础持力层选择应根据上部荷载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全面比选择优。
(三)桩基础设计参数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