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蛀干害虫的防治.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蛀干害虫的防治教学目的1.了解蛀干害虫的种类。2.掌握蛀干害虫的危害特点。3.掌握蛀干害虫的生活习性。4.熟悉蛀干害虫的防治技术。教学重点1.掌握蛀干害虫的危害特点。2.熟悉蛀干害虫的防治技术。教学难点掌握蛀干害虫的生活习性。园林植物蛀干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虫、吉丁虫和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和螟蛾,膜翅目的树蜂和茎蜂等。多数蛀干害虫为“次期性害虫”,为害长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树木,以幼虫钻蛀树干为害。被称为“心腹之患”。蛀干害虫的特点有:1.生活隐蔽。2.虫口稳定。3.为害严重。一、天牛1.特征:属鞘翅目天牛科,体长圆筒形,触角长,常超过体长,至少超过体长一半,着生于额的突起上。复眼环绕触角基部,呈肾形,幼虫体肥胖,胸足很小,也有无足形类群,主要以幼虫钻蛀树干、树根或树枝为害。2.主要类群有:星天牛、光肩天牛、菊小筒天牛、锈色粒天牛、合欢双条天牛和松褐天牛等。3.危害特点:(1)食性多样性。(2)成虫补充营养期间,肯食嫩枝树皮和叶片,造成轻微为害。(3)以幼虫为害为主,蛀食枝干,在树皮下为害,影响水分输导,削弱树势,使其生长不良,导致死亡。1.星天牛(1).分布:北方、南方也有,较少。(2)特征:成虫体黑色,有光泽,体长20-35毫米,宽7-12毫米,雌大雄小。头部比前胸略小,头部自后至前有一条纵沟,以头顶部最为明显。触角鞭状,基部膨大,第3节最长,之后各节渐短。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蛹全体乳白色至黄白色。(3)生长习性:一年发生1代或2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第2年三月中下旬幼虫开始活动并取食为害,于四月下旬开始化蛹,五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飞翔能力弱,且不敏感,易捕捉,。趋光性弱。肯食叶片或嫩皮补充营养,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于七月上旬开始孵化,孵化的幼虫首先为害皮层和形成层并逐渐蛀入木质部进行为害。最喜欢寄生在杨、柳和糖槭树上。天敌是啄木鸟和花绒坚甲。6.天牛类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适地适树,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3.种植诱集植物。(2)人工物理防治1.捕杀成虫。2.树干涂白或者绑草绳。3.防治卵和初孵幼虫。4.钩杀幼虫。5.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1.涂白。2.喷干。3.注药毒杀幼虫。4.投药。5.喷药防治(4)生物防治 。人工筑巢,吸引鸟类取食,驯养啄木鸟。使用Bt制剂,白僵菌等。二、吉丁虫/doc/5574717-5789135.html1./doc/5574717-5789135.html吉丁虫俗称串皮虫、爆皮虫、锈皮虫,属/doc/5585525-5798119.html鞘翅目、/doc/6488599-6702306.html吉丁科。成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doc/1604895-1696574.html幼虫蛀食枝干皮层,被害处有流胶,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甚至造成整株枯死。成虫的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过8厘米,头较小,触角和足都很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也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严重时能使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吉丁虫是一种极为美丽的甲虫,一般体表具多种色彩的金属光泽,大多色彩绚丽异常,似娇艳迷人的淑女,也被人喻为彩虹的眼睛。2.危害特点1.作为森林害虫多发于北方地区。2.成虫喜光、温,因此树木稀疏处、林缘发生重,郁闭度大处发生轻。3.幼虫在皮层、韧皮部和边材蛀食,形成不同形式的蛀道,扁平、整齐,内部充满虫粪。4.成虫取食叶片边缘,但食量不大。具有假死性。3.特征:成虫体长11~23毫米,触角锯齿状,鞘翅褐色,每一鞘翅上有明显纵线4条,黄色斑点5~6个,以5个者居多,两个鞘翅上共有10个斑点故名。卵呈卵圆形,长约1.5毫米,宽约0.8毫米,初产时为淡黄色,后变为深灰色。幼虫体长17~21毫米;头黄色扁平,/doc/5327338-5562510.html口器黑褐色;/doc/6485920-6699627.html前胸背板黄褐色,约为腹部中间/doc/6484375-6698081.html体节宽度的两倍,其点状突起区略呈扁圆形,中央有一近似倒V字形纹,点状突起圆形或卵圆形。蛹长11~19毫米,淡黄色。4.分布于中国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5.在/doc/4255138-4457589.html中国西北地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doc/5796401-6009196.html木质部内越冬。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翌年4月上、中旬/doc/4876640-5094426.html化蛹,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幼虫,老熟幼虫于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成虫每天以10~16时最活跃,并有/doc/6667217-6881051.h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