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养学基础2
在美容中的作用 有分解皮肤中黑色素,预防色素沉着,防治黄褐斑、雀斑发生,使皮肤保 持洁白细嫩的功能,并有促进伤口愈合、强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因此,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二) 来源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中,辣椒、苦瓜、白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中含量丰富;水果中,酸枣、红枣、草莓、柑橘、柠檬等中含量最多;在动物的内脏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 (三) 需要量及大剂量的副作用 维生素C最低需要量为每日10mg,可预防坏血病的发生。每天补充维生素C可以保证机体维生素C营养比较充裕。 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增加机体对维生素E的需要。若服维生素C或减低剂量时,应当逐渐减少,使机体有适应过程。 第五节 维生素 一、定义 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可分为脂溶性及水溶性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中。 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三、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1、摄取量不足 膳食搭配不合理、偏食;由于社会、宗教、经济文化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使食物供应严重不足;因营养知识缺乏,选择食物不当;也可由于食物运输、加工、烹调、贮藏不当,使维生素受到破坏和丢失 2、吸收不良:老人牙齿的咀嚼功能及胃肠功能降低,对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的吸收利用降低;肝、胆疾病患者由于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慢性胃肠炎患者对维生素吸收利用也降低;饮食成分也会影响维生素吸收利用,如饮食中脂肪过少,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纤维素过多,会降低营养素的吸收。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3、肠道细菌生长抑制:使用杀菌药物而使消化道细菌受到抑制,合成维生素的量减少,也就引起某些维生素缺乏。 4、需要量增加:生长期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 5、食物储存烹调方法不当:弃掉烹调用水,水溶性维生素损失;煮粥或炖肉时加碱,维生素B1便破坏维生素C;在储存及烹调时最容易破坏。 一、维生素A 1、维生素A分为维生素A1和A2。维生素A1存在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即视黄醇;维生素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对碱较稳定,但对酸不稳定。 2、胡萝卜素:植物体内存在的黄、红色素中很多是胡萝卜素。 二、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生长、生殖、视觉及抗感染的功能。 在美容中的作用:维生素A有维护皮肤细胞功能的作用,可使皮肤柔软细嫩,有防皱去皱功效。缺乏 维生素A,可使上皮细胞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泽。 (三)维生素A的来源 动物的肝、肾、蛋白质、鱼卵、奶油及奶,尤以肝中最丰富,绿色蔬菜及红黄色蔬菜及水果。例如:动物肝、鱼肝油、全奶、禽蛋等;维生素A良好来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冬寒菜、菠菜、芹菜叶、胡萝卜、豌豆苗、红心红薯、辣椒及芒果、杏子、韭菜、香蕉、柿子等。 (四)需要量 过去单位IU,现在视黄醇当量RE表示 1视黄醇当量=1ug维生素A 成人每天800ug 维生素A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 成人一次剂量超过3*105ug视黄当量 (急性中毒) 儿童一次剂量超过9*10ugRE 成人每日摄入(2.25~30)*10ugRE,婴幼儿每日摄入(1.5~3)*10ugRE,超过6个月,可引起慢性中毒。 婴幼儿慢性中毒常见皮肤干粗活薄而发亮,有皮肤溢出样皮炎或全身散在性斑丘疹,伴片状脱皮和严重瘙痒。唇和口角皲裂,易出血。毛发枯干,稀少,易脱发。伴局部组织肿脏,有压痛等体征。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因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所以又叫佝偻病维生素。以D3,D2两种形式最为常见。 人体内维生素D3的来源是皮肤表皮和真皮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入者少,故一般人只要经常接触阳光,在一般膳食条件下是不会引起维生素D3缺乏的。 (一)、生理功能 1、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血钙浓度低时,诱导甲状腺素分泌,将其释放至肾及骨细胞。在血钙高时刺激甲状腺C细胞,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并促使钙及磷从尿中排出。 2、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通过促进重吸收减少钙、磷的流失,从而维持血浆中钙、磷的浓度。 3、促进孕期及哺乳期输运钙到子体。 缺钙易产生的疾病 (1)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时,由于骨骼不能正常钙化,易引起骨骼变软和弯曲变形,如幼儿刚学会走路时,身体重量使下肢骨弯曲,形成“x”或“O”形腿;胸骨外凸为鸡胸,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形成的肋骨串珠。囟门闭合延迟、骨盆变窄和脊柱弯曲。由于腹部肌肉发育不好,使腹部明显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中国能建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能建电规总院招聘(北京)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0吨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上海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docx VIP
- 血细胞形态识别培训课件终版.ppt VIP
- (一模)吉林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电子教案.pdf
- 工程勘测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2开通抖音直播《直播营销》教学课件.pptx VIP
- 综合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