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消教朋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第一节.燃烧
一、燃烧的原理:
1、燃烧是一种放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化合/分解)。
2、燃烧是一种氧参加下的剧烈氧化反应。(一般说法)
3、燃烧是一种氢氧游离基连锁反应过程。
二、燃烧的条件(三要素):
1、可燃物:能够发生燃烧的物质。
存在状态:固体 ②液体 ③气体
2、助燃物:能够帮助燃烧的物质-氧气(泛指空气)及各种氧化剂。
当空气中的含氧量大于13%燃烧充分
小于11%燃烧停止 居中隐燃
小于16%对人体有影响,小于10%人晕倒直至死亡
3、着火源(温度): ①直接火源 –明火焰,炽热体,火星和电火花
②间接火源-化学能和聚焦日光等自燃火源
二、燃烧原理:
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但不一定能发生燃烧
首先必须可燃物质与氧有一定的数量的比例
其次必须供给足够的氧气
再次着火源必须要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三、燃烧类型:
1、闪燃:可燃物质一闪即灭(5秒以内)的燃烧现象(先兆)
闪点:能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可燃液体的危险程度是是划分易燃液体的危险等级的指标。
一级可燃液体 -闪点小于28摄氏度(汽油零下30摄氏度、酒精11度 棉20度)
二级可燃液体 -闪点28-60摄氏度
三级可燃液体 -闪点60摄氏度以上
重点:当装运石油产品无闪点资料时,应按一级可燃液体对待
教 学 过 程
2、着火(燃烧):可燃物质持续燃烧(大于5秒)。
着火点(燃点):产生燃烧现象的最低温度
温度大于闪点1-5度。
3、自燃:自燃点温度越低危险越大。
①本身自燃(蓄热自燃)-能引起本身自燃的物质: 植物 矿物 油脂
②受热自燃(加热自燃)-引起受热自燃的原因:
热能灼热体 直接火加热 摩擦生热 辐射生热
4、爆炸(化学 物理 气体):
①分类:核爆炸,化学爆炸,物理爆炸
②化学爆炸分类:爆燃,爆炸,爆震
爆炸极限:上线和下线之间,范围越大危险越大。
测爆仪:绿色-不燃不炸 蓝色-又燃又炸 红色-只燃不爆
②影响爆炸极限因素:
A原始温度 B原始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体积 E热源能量
四、热量的传播方式:
1、热传导:由物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2、热辐射:通过射线传播热量的方式。
3、热对流:热通过热威力或流体流动的方式。
五:物质的燃烧历程:
1、固体:热量—溶解蒸汽—气化分解-燃烧。
2、液体:蒸汽(加热)-气化分解-燃烧。
3、气体:气化分解(热量)-燃烧。
六:燃烧产物:燃烧之后分解成新的物质。
1、完全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惰性气体。
2、不完全燃烧产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灭火方法:
1.隔离法“靠人”:可燃物移开
2.冷却法:使燃烧温度低于燃点温度
3.窒息法:当空气中的含氧量小于11%燃烧停止
4、抑制法(1211化学剂):灭火剂渗入到燃烧中,使助燃的游离基消失,或产生稳定的或活动很低的游离基
电气火的扑灭:1.切断电源后作为甲类火扑救
2.无法断电用卤化烃、干粉或二氧化碳扑救
教 学 过 程
第二节、火灾的分类和灭火剂
一、火灾的种类、特点、及最佳灭火剂:
1、甲类火(A):普通固体,火易形成深层燃烧,阴燃易复燃
最佳灭火剂—水
如选择灭火器时是-泡沫灭火器
2、乙类火(B):可燃烧液体或可溶固体,表面燃烧但有爆炸的危险烟浓黑,温度高蔓延快
最佳灭火机-泡沫
3、丙类火(C):可燃气体,易燃易爆,燃烧速度快
最佳灭火剂-普通干粉
4、丁类火(D):轻碱金属火,活泼性强,遇水易燃烧
最佳灭火剂-特殊干粉或沙土
*注意:不准用水扑救
教 学 过 程
灭火剂:在燃烧当中有效的抑制燃烧的物质。
一、水:(1公斤=1700升水蒸气)
1、灭火原理:冷却作用、窒息作用、渗透作用、机械冲击作用和乳化可燃液体的作用。
2、适合扑灭的火灾:甲类火、初起的油火、重油火用水雾状水流、
比重比水重的火。
3、不适合扑的火:丁类火、三酸、电石(加水后释放乙炔气)、未断电的电器、熔化的金属。
4、水流的形式:直流、开花流(掩护人员接近)、雾状(窒息作用)。
二、泡沫:
1、灭火原理:窒息作用、冷却作用和隔热作用
2、分类:
化学泡沫(酸碱):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加水混合而成,二氧化碳气泡群(起窒息作用)。
空气泡沫(机械):以泡沫液与水机械的方式加空气混合而成(动植物蛋白制成)。
①低膨胀空气泡沫变倍小于20倍灭甲板火。
空气泡沫按变倍倍数分:②中膨胀空气泡沫变倍20-200倍灭油舱火。
③高膨胀空气泡沫变倍大于200倍灭机舱火。
空气泡沫按含其成份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pdf
- 雅思阅读When Crocodiles Roamed the Arctic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商品详情页UX设计:让用户有更良好购物体验.pdf VIP
-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伟大的祖国》优秀课件.ppt
- 奥的斯电梯NGSOK门机培训资料(电气部分).pdf
-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 VIP
- 外研版(一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一).pdf VIP
- 人工智能大模型介绍.pptx VIP
- 毕业论文《安全技术管理》.doc
- Unit 2 We’re Family!(教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