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慢性伤口的_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协和医院 史冬雷 写在课前的话 临床常见的困难伤口主要包括外伤软组织缺损、输液外渗、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外科引流管伤口、癌性伤等,不同的困难伤口有各自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充分掌握临床常见的各种困难伤口的护理措施。 一、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一)基本概念 外伤软组织缺损是指由于外伤如碾压、挫裂伤、撕脱伤导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常合并有严重污染。 (二)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特点 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特点为:范围大、深度深、出血多、渗液多、疼痛严重、易感染、难愈合。 (三)GustiloⅢ度分型 1.Ⅰ度:伤口长度小于1cm,骨折尖端刺破皮肤,无碾压伤,污染和软组织损伤较轻。 2.Ⅱ度:伤口长度大于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有轻度或中度碾压挫伤,伤口有中等度污染,中等度粉碎性骨折。 3.Ⅲ度:软组织广泛损伤,有严重碾压伤,伤口重度污染,粉碎性骨折。Ⅲ度分以下三型: (1)ⅢA型:创面有足够软组织覆盖骨折部位。 (2)ⅢB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缺损,清创后需用皮瓣覆盖创面。 (3)ⅢC型:伴有需要修补的动脉损伤。 (四)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 1.防御阶段(或称炎症阶段):是人体对损伤伤口的即刻反应,主要是止血和炎症。结果为控制出血和建立一个清洁的伤口床。清洁伤口的炎症阶段大约持续3天左右;坏死和感染伤口的炎症阶段延长,伤口愈合会延迟。 2.增生阶段(或称成纤维细胞增殖阶段):此阶段软组织的缺损由新生肉芽组织填充,主要成分是肉芽和上皮。二期愈合伤口,此阶段也可发生收缩以减少缺损的面积。 3.成熟阶段(或称修复阶段):是全层伤口愈合的最后阶段,从伤口闭合开始可持续1年或更长。成熟阶段伤口易再破溃,因此愈合后保护很重要。 (五)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对于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在不同时期分别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措施? A. 停止原位输液,拔针前回抽 B. 局部封闭 C. 化疗液体渗漏应热敷 D. 抬高患肢 5.观察全身症状,包括体温、血象等。 6.保护性抗生素使用,预防细菌感染。 7.伤口渗出液可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治疗提供依据。 8.根据伤口的评估情况,选择伤口处理的方法。 9.切口用生理盐水清洗。如延迟愈合的切口清洁、红润、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可考虑二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将切口拉合,促进其早日愈合。 10.延期愈合的切口,若较大、渗液较多、感染严重、可按慢性伤口处理原则采用湿性愈合的方法处理。 (五)病例 1.病例1:图中为肝癌右半肝切除术后8天的患者,特点为:腹水渗出(++++),浸湿敷料、腹带、衣褥,换药q4h,伤口瘘道与腹腔相通,基底肉芽苍白,停止生长。传统方法纱条填塞,二次手术清创缝合,静脉应用营养制剂、白蛋白。伤口换药3天,3天内主要使用清创胶、脂质水胶体、藻酸盐填充条和渗液吸收贴,每天换药一次,伤口换药3天后病人舒适感增加,而且医患均乐于接受。换药6周伤口完全愈合。 2.病例2:胰腺癌行胰体尾切除术后16天的伤口,主要使用了清创胶和藻酸盐填充条处理,隔日换药一次。如伤口形成脓肿,应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如脓肿位于腱膜之下,应将腱膜缝线拆除,充分引流排尽脓液。换药5天后,二期缝合出院,1周后门诊拆线,完全愈合。 四、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有胃肠减压腹腔引流、胸腔闭塞引流、乳腺术后的负压引流、留置导尿管引流和各种造口引流。 (一)引流的目的 1.预防严重感染:急诊腹腔外伤,选择性的大手术污染比较严重,手术区内渗血较严重,可能会有积血; 2.降低局部压力:如胆道术后T管引流; 3.预防吻合口瘘; 4.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如胸腔闭式引流,可促进肺的早日膨胀,尽早恢复肺功能。 (二)引流管的护理 对外科引流管应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措施?对引流管周围皮肤应如何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常因不慎意外而形成伤口,一般而言都能自我愈合;但若伤口一直停留在某一愈合过程的阶段中(通常在发炎期)及无法愈合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时,我们称为慢性伤口。影响因素包括:血管机能不全、免疫力降低、老化等全身性因素及伤口未正确、有效处理的局部性因素以及个人营养与新陈代谢等。一旦出现慢性伤口应采取积极而合理的护理措施。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word版本整理分享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