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的演变20.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的演变20

1、请结合所学知识从“量”、“论”两个角度谈谈你对“百家争鸣”的理解。 “量”即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论”即所谓“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请同学们讨论指出今天的哪些思想体现了诸子百家思想? *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尤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请结合所学知识(必修1、必修2)从经济、政治、阶级、思想等方面归纳其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6、 5、 4、 性本善 ,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 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 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知足寡欲,清静无为,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无为而治”。 荀子 韩非 子 庄子 孟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1、 2、 孔子 老子 思考讨论之一:以上分别是谁的主张?如何归类?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主张?理由是什么? 4.历史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墨家思想的非攻、尚贤,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试举例说明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人 今山东曲阜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庙——杏坛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篇》 材料二: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了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材料三:“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四: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 1.孔子的思想主张: ①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是“仁” ②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③行为规范上,主张“克己复礼” ④文化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留下宝贵教学经验。此外还编订整理出《诗》《书》《礼》《易》《乐》 《春秋》 。 探究1: 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境。 (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孟子 生平: 战国时期邹国人,曾游历列国, 主张不被采用。著《孟子》,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思想主张: ①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④强调“养浩然之气”,倡导舍生取义 探究2: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民本”思想?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减轻剥削,给人民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缓和阶级矛盾,这种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