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人力资源管理
三、心理学在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建立中的作用 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的建立 1、请用一个形象比喻说明员工与雇主的正确关系? 结论: 1、希望共同体 2、利益共同体 3、合作共同体 4、员工是风,雇主是帆,企业是船 三、心理学在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建立中的作用 企业如何建立良好的形象? 三、心理学在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建立中的作用 结论: 1、坚定的信念 2、卓越的领导力 3、完美员工关系体系 4、令人心悦诚服的个人人格魅力 三、心理学在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建立中的作用 西安杨森3名员工罹难,在处理员工后事时,特别引入心理干预, 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联想集团早在2000年12月就请过10位心理学专家,为客户服务 部近千名职工心理把脉。 国家开发银行、大亚湾核电站等也正在实施员工心理培训计划。 作为员工,怎么才能在企业中处理好员工关系? 三、心理学在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建立中的作用 结论: 三、心理学在员工关系与雇主形象建立中的作用 1、信任 罗森塔尔效应、管仲治齐 2、同理心 3、互相帮助 4、建立沟通平台 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美元,可节省运营成本5至16美元。目前财富500强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EAP服务。 5、互相激励 结 语 认知上: 认识到了任何管理背后都是心理学人性的假设,以及心理学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与作用。 理论上: 了解了麦格雷戈、摩尔斯的X、Y、超Y理论,雪恩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理论,以及信任期待、同理心等心理理论。 技能上: 学会了工作中《职位说明书》、《面试评分表》、《十三型人格》、《领导力测评》等工具的使用,并掌握了招聘人员的四步标准流程。 思想上: 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升了理论素养,认识了自已。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唐殿强教授 心理学研究生导师 调查数据 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者对自己身心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企业经营者并不罕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企业经营者中,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青年企业经营者的比重较大。 ——《中国企业经营者身心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那些认为自己受到的压力极大的管理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最差,心理衰竭也最严重。 ——《《财富》中文版的中国高级经理人压力状况调查》 有20%的企业员工压力过高,至少有5%的员工心理问题较严重。有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 —— 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 对IT行业2000多名员工所做调查 唐殿强 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是以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基础的智慧经济,而智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心理方面。 里 根 改革经济状况有50%要靠心理学。 温家宝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 麦格雷戈 在每一项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 导 读 传统人事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事 ) ( 人 ) 其区别在于: 人是什么? 其本质是: 人事 人本 具有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意志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高级动物 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中国员工心理健康工程 不适当的工作压力不仅损害个体,而且也破坏组织的健康。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 一、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4个企业老板谈论员工管理: 甲说:一般的人均对工作具有天生的厌恶,所以只要可能,就会规避工作。由于员工具有不喜欢工作的本性,故大多数人必 须予以强制、控制、督导,并辅以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促使他们朝向达成组织的目标而努力。而大多数员工也宁愿受人监督,喜欢规避责任,志向 不大,但求生活的安全。 一、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乙说: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与智力,是极其自然的事,就象游戏和休息一样的自然。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要想使员工朝向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外力的控制及惩罚的威胁并非唯一的方法。只要情况适当,大部分员工具有内在交往的需要,不但能学会承担责任,且能学会争取责任。而有些员工出现的规避责任,缺乏志向,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