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大学谘中心谘商心理师
導論 焦慮引發內在困惑、疏離、價值混亂,以及行為的失序 焦慮所指為何?恐懼?壓力?心理衝突? 面對焦慮時該如何自處?漠視?壓抑?擁抱? 焦慮對人類的社會文化具有怎樣的意義?正向?負向的功能? Rollo May 的存在分析取向 Rollo May的心理學說與治療進路致力於調和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傳統中的心理動力論,以及存在主義哲學中強調主體生存理由的意義理論。 存在心理分析的任務就是在解析生命存在的心理現象時,對生命原欲的驅力(libido drive)和主體對意義的意志(will of meaning)這兩股看似相互對立的力量間,保持解釋角度上的平衡,避免落入科學實證的偏頗化約或存在思想玄妙虛無的窠臼中。 身為人所獨有的焦慮 焦慮是人類所獨具的現象; 動物處於未知的危險狀態時,會表現出類似人類焦慮時的身心緊張反應---警戒(vigilance),而不是焦慮。因為動物在時間意識範圍有其侷限,牠們只是基於外在環境的制約刺激被動地反應。 向未來投企 人類同樣會受制於外在環境的影響,但是能「瞭解」自己有限的處境,能夠在思想上設定目標,並以此向未來投企(being projective)。這個人類獨具向未來無限延展的能力,使得他獲得相對的自由,但是他惶惑不安的性質,就從單純對外在的限制或攻擊反應的層次,提升到主體設定目標範圍可能受到不確定影響的層次;此時人類既有限,也無限,卻也有限,這種因思想與意義能力而帶來對未知危險狀態的有機反應,正是人類焦慮的特質,也是與動物類似情境的分野所在。 焦慮與恐懼 焦慮是基於人類存在核心的意義設定與追求而產生,也因此而辨識焦慮與恐懼、壓力以及威脅等心理現象的差異,也因此區分正常焦慮(normal anxiety)與神經性焦慮(neurotic anxiety)的不同。 恐懼是對可能威脅自己的對象所產生的防衛,而焦慮則是起因於自己內在核心的生存價值與意義受到威脅挑戰(被歧視)時所產生的反應。--焦慮的不確定性。 焦慮與恐懼 因為難以確然焦慮的關係連結,而轉變成某種恐懼的對象,才能加以「因應」。 當焦慮被轉換為恐懼時,個體的壓力會增加,焦慮會下降,威脅由內轉外;當個體有具體的對象可以恐懼時,雖然焦慮的程度下降,可是因為真正引發個體焦慮的原因(內在價值與意義的崩塌)被錯置為外在的對象,因此並不能真正地消解焦慮,它只是隱藏起來蠢蠢欲動,或甚至逐步演變成更大的災難。 人的存在是不斷面對非存有(nonbeing)的挑戰,焦慮是正常的。 循環圈 威脅?焦慮?恐懼?壓力形成一個循環,外在的威脅若是與內在焦慮成比例關係就沒有問題;而當焦慮的能量被轉移到某個外在客觀事物上,但卻與現實情境大幅脫節時,便是「神經性焦慮」。正常焦慮的循環過程中,個體因為某種意義經驗的阻滯,內在的libido能量被導引黏著在某個事物或情境中,使得當事人有一種被「卡住」,進退不得的感覺。 社會文化的集體焦慮 強迫式地不停工作、熱愛交際、瘋狂地想把休閒時間填滿--現代人想藉著分散注意力來逃避孤獨及無意義感等深層焦慮的企圖。這些作為是無用的,只會更加深集體的困擾與焦慮。 焦慮是跟隨人的存在而來所必須面對的挑戰,也是使得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之所繫。只是一昧逃避存在必須做出意義抉擇的責任,面對焦慮產生的壓力會更大。 焦慮的面對 如果能夠坦然面對人類存在的焦慮,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就在過程中被構築起來。 自殺者並非尋死,而是找不到生存的理由。 社會(society)與文化的出路在於社群(community)的建立,因為只有在社群中,人與人的關係才是以價值和意義所連結起來的。 對焦慮的誤解 心理治療的核心問題在於焦慮的本質。 我們尚未面對焦慮隱含的意義,仍舊執著於不合理的信念,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指生活中沒有焦慮」。在生活中沒有焦慮的幻念中,顯露出對真實的嚴重誤解。 個人焦慮的部分包括內在困惑、疏離、心理混亂,以及價值和行為標準的不確定。 焦慮:過去與現代 Freud與Adler說過,原始人最初的焦慮體驗,來自野生動物尖齒利爪的威脅警示。在人類祖先發展思考能力,以及運用象徵與工具來拓展保護範圍方面,焦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現代人的威脅大多來自心理或更廣義的靈性層面,主要是無意義的問題,受害於自己的自尊,被自己的族群孤立或在競爭中失利的威脅。焦慮的形式已經改變,焦慮經驗大體相同。 基本處境 焦慮是人類的基本處境。有焦慮便有活力,焦慮表示人格內正在激戰。只要持續爭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便有可能。焦慮不再,憂鬱可能就會出現。只要新的可能性浮現,焦慮就會在那兒。 焦慮是存有肯認自己以對抗非存有的經驗--侵略性、疲累、無聊以及終極的死亡。 廿世紀中期--文學 文藝家以象徵手法表達文化中的無意識假設和衝突 1920或30年代美國文學,Thomas Wolfe宣稱的孤寂感,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