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多元化开发与应用主题专项项目申报指引.doc

油菜多元化开发与应用主题专项项目申报指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菜多元化开发与应用主题专项项目申报指引

附件1 油菜多元化开发与应用主题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项目一:油菜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与新材料创制 1.目标任务 从油菜及其近缘植物中收集各种种质资源,对特异表型及其遗传特性进行深入鉴定和精准评价,重点发掘高含油量、特色保健的高油酸、适应稻油轮作的早熟、耐湿、适应丘陵山区的耐旱、耐瘠(氮高效、磷高效、硼高效)、适应机械化的早熟、矮杆、抗倒、紧凑株型、抗裂角和适应油蔬两用的强再生分枝以及菜花节专用的多花色等性状的重要资源,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将这些资源的优良性状转入优质油菜亲本,创制育种新材料,并研究其利用价值和利用途径。 2.考核指标 (1)收集种质资源1000份,完成100份重要资源的产量、品质、适应性、抗(耐)性性状的精准鉴定和评价。 (2)发掘优异资源15份以上。发掘高含油量、高油酸、高芥酸基因资源5份以上; 发掘适应稻油轮作的早熟、适应利用冬水田发展油菜生产的耐湿、适应丘陵山地油菜生产的耐旱、耐瘠(氮高效、磷高效、硼高效)、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抗倒、紧凑株型等具有特殊适应性的种质资源10份以上。 (4)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在专项的育种研究中获得应用。 (5)创制新材料15份以上。创制高含油量(50%以上)材料5份以上;创制高油酸、高芥酸材料5份以上;创制适应稻油轮作、耐湿、耐旱、耐瘠、抗倒等具有特殊适应性新材料5份以上。 3.经费设置 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180万元。 项目二:高产油油菜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 1.目标任务 培育高产量、高含油量、早熟、抗性强、适应重庆特殊生态气候条件和栽培耕作制度的新品种,开发杂交种本地化生产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关键技术和快速、准确的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建立稳定的杂交种生产基地和新品种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加快新品种的生产应用。 2.考核指标 (1)培育高产量、高含油量、早熟、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2个以上,其中,通过国家审/鉴定或登记新品种1个以上。 (2)制订杂交种本地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各1套。 (3)建立100亩以上的杂交种生产基地2个,生产杂交种2万公斤。 (4)建立500亩以上的新品种示范基地2个,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80万亩以上。 3.经费设置 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160万元。 项目三:新用途油菜品种培育与新产品开发 1.目标任务 探索高油酸、多花色、油蔬两用油菜选育方法,创制新材料,培育新品系;研究摘苔创伤对产量和菌核病影响机理、菜苔最适采摘时期、高度、次数和种植密度等,集成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建立高油酸、油蔬两用油菜生产基地和五彩油菜展示花卉园;开发高油酸保健菜籽油、特色油菜苔产品投放市场。 2.考核指标 (1)创制黄籽高油酸(80%以上)、不同花色、油蔬两用新材料10份。 (2)培育高油酸新品系2个、早熟观花(春节前后)新品系2个、油蔬两用新品系2个。 (3)制订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套。 (4)建立高油酸、油蔬两用油菜生产基地2个、五彩油菜展示园2个。 (5)开发高油酸保健菜籽油产品1个、特色油菜苔产品2个。 3.经费设置 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140万元。 项目四:油菜节本增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目标任务 针对重庆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和栽培耕作制度,培育和筛选适应免耕直播和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抗旱耐瘠、耐湿抗倒新品种,根据品种特性、生产机械性能,开发节水排涝、一播全苗、配方施肥、杂草控制、防虫治病、机收高产群体形态、收获方式方法等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免耕直播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 2.考核指标 (1)培育或筛选适应免耕直播和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双低品种3个以上。 2)制订丘陵山区油菜免耕直播生产技术规程和浅丘平坝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各1套,并在生产中应用。 (3)建立500亩以上的免耕直播和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3-4个,累计示范推广60万亩,比当地传统油菜生产节本增效每亩100元以上。 3.经费设置 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120万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