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马铃薯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pptVIP

四川省马铃薯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省马铃薯发展概况 我省马铃薯的生产发展很快,2003年的种植面积只有15.00万hm2左右,2007年种植面积上升到61.12万hm2。在我省,种植面积居前六位的地区依次是凉山州11.11万hm2、达州市9.02万hm2、广安市4.36万hm2、巴中市4.2万hm2、泸州市3.63万 hm2和成都市3.48万 hm2。 马铃薯病虫害危害制约生产 在马铃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马铃薯病虫害已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我省马铃薯的生产 。我省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是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和蚜虫;常见的病虫害是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粉痂病、马铃薯瓢虫和马铃薯块茎蛾等。 一、马铃薯晚疫病 1、马铃薯晚疫病概况和危害 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的真菌病害,每年造成全球损失达170亿美元,在我国损失每年约10亿美元。由于马铃薯晚疫病晚疫病菌能够感染健康植物组织的各个部位,生理小种种群复杂,具有较强的变异性,能够很快地适应周围环境,加之,近几年又在全球发现了A2交配类型,更增加了晚疫病菌的可变性,导致该病在全球广泛传播。1996年FAO的年度报告已将晚疫病列为世界第一大病害。在我省,通常年份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在20%~30%,重则可达80%,甚至绝收。 2.我省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及交配类型 从2001年起,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对我省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采用的是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带有主效基因的鉴别寄主,其基因类型为R1、R2、R3、R4,鉴定出我省有8种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其优势小种是3,4号小种。我省的大部分主栽品种对生理小种的优势种群都是感病的,也可以说是因为长期种植这些品种造就了优势小种的产生。2006年,在我省汶川县和广安市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中监测出A2交配类型的菌株,我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A1和A2交配类型, A1和A2菌株杂交,就会产生新的、更为复杂生理小种种群,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 3.四川省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种类 4.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 叶片的症状:从下部叶开始发病,最初先在下部叶的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浅绿色晕圈,不久后变为褐色。病斑部背面病界交界处密生白色霉层,在低温多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呈暗褐色水渍状,病叶由下部向上蔓延;天气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没有霉层出现,易裂且扩展速度变慢。 茎上的症状:它很少被直接侵入,一般是顺着叶片通过叶柄而扩展到茎,嫩茎最易感病,形成长短不一的暗紫褐色病斑,潮湿时还有可能出现白色霉层,病斑绕茎一周扩展后,该部位便会折断。 块茎上的症状:块茎表皮,特别是芽眼附近,出现边界不明显的微微凹陷的褐色或紫褐色斑纹,斑纹下肉质部变硬,将块茎切开,可见病斑皮下组织红褐色,与健康薯肉无明显分界。 晚 疫 病 症 状 5、马铃薯晚疫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传播途径: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上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死亡,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叶上的孢子囊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由此成为次年的主要病源。 发病条件: 16℃~18℃是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 18℃~22℃、相对湿度95%以上,适宜孢子囊的形成; 5℃~10℃、有水滴的情况下,有利于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 24℃~25℃有水滴的情况下,有利于孢子囊产生芽管侵染植株。 因此多雨、多雾年份、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适宜马铃薯晚疫病的大发生、大流行。 25℃下处理8h 6、防治方法 推广抗病品种,减少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如,在凉山州原种植的米拉面积在逐渐减少,抗病品种合作88的种植面积在增加;在彭州市,白花洋芋的种植面积也在替代川芋56。 作物间轮换和品种的多元化栽培: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优势小种的爆发。 选用无病种薯:播种时,剔除病薯。 预测预报,适时防治:在适合晚疫病发病的条件下,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通常使用的有58%甲霜灵锰锌WP、25%甲霜灵、85%瑞毒霉等。最近,拜耳公司推广的银法利与安泰森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好,就是价格较高。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培土,注意田间排水。 二、马铃薯病毒病和蚜虫 1马铃薯病毒病和蚜虫的危害 在马铃薯生产中,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已成为在干旱少雨天气中不利于晚疫病发生条件下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此条件下特别适合蚜虫的生长和繁殖,蚜虫的传病毒作用,造成马铃薯病毒病大量发生。病毒病造成马铃薯种薯品质退化,产量逐年降低]、商品质量下降,该病害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引起马铃薯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很多,除了马铃薯X 病毒(PVX)只能借助机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