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管理.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雏鸡的管理

一、合理饲养   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开食。开食后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面,让雏鸡练习啄食,3天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5~6次;46日龄以后饲喂4~5次。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喂勤添,以饲喂8成饱为宜。随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1~4日龄,最好饮5%的温红糖水,以利于雏鸡腹中剩余蛋黄的吸收利用。饲喂时要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少,都是雏鸡患病的先兆。   二、加强保温   保持育雏室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重要条件。雏鸡刚出壳后,身上绒毛稀少,抗寒能力极差。鸡体新陈代谢旺盛,而采食量少,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健全,自身所产生的热能不能维持生理热的需要。因此,育雏必须搞好人工保温工作。一般初生雏鸡,室内要保持33~35℃,以后每周降低约2~4℃。待30~40日龄后,才可停止人工保温。目前人工保温所用的热源有煤炉、保温炕、电力保温伞、保温箱、烟道、红外线等。养鸡户可根据自己的现有的实际条件而宜,确保育雏室温度适宜。   三、湿度调节   雏鸡适宜在相对湿度60~65%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生活。如果育雏室湿度过大,可勤换垫料,不让饮水打湿垫草,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室内通风,来降低湿度;如果湿度过小,可在热源上烧水,或在人行道上撒水增湿。   四、合理光照   在雏鸡1~2日龄,可采用24小时全天候光照,使雏鸡熟悉环境,以便于吃食、饮水。但照明灯光不宜过亮,一般以每20平方米安装1盏25W电灯泡为宜。至3~14日龄,只夜间喂食时开灯即可,白天不必开灯,以便于雏鸡休息以促进生长发育。2周龄后,如果天气温暖晴好,可降雏鸡放到室外去活动。但开始时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以后活动时间可逐渐延长,使雏鸡的到充足的阳光和充分的运动,以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   五、饲养密度   育雏室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7日龄的雏鸡20只左右为宜。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减少饲养只数。育雏室内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不但容易造成雏鸡生长发育不良,发病率提高,而且还会增高死亡率和残次率,从而降低饲养效益。   六、通风换气   育雏室应特别注意通分换气。1只雏鸡一分钟要呼吸50次以上,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鸡粪中还不停的释放出氨气。如果育雏室不及时排除这些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的空气,就会导致雏鸡生长发育不良,感染呼吸道疾病、瞎眼等。育雏室通风换气与保温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   1、窗户不安玻璃,钉白纱布或塑料布,随时起钉,让室内进行间断的通风换气,即可通风,又可保温。   2、在每天中午气温高时,进行开窗通风换气。   七、保持环境安静   雏鸡非常胆小怯弱,对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外界的任何干扰都会雏鸡严重的惊群,致使雏鸡互相挤压而引起死亡。因此,育雏室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防治猫狗等进入惊扰;拒绝参观。因为参观不仅惊扰雏鸡休息,而且还会传染疾病。   八、搞好防疫   雏鸡常患的疾病主要有:白痢、球虫病和新城疫(即鸡瘟)。预防这些疾病,除了保持育雏室清洁卫生,室内外用具和饲饮用具天天清洗消毒外,还要对症进行药物防治:   1、鸡白痢:预防鸡白痢,可在雏鸡1~20日龄时,在饲料内添加。03%的土霉素或合霉素。   2、球虫病:预防球虫病,可于雏鸡21日龄开始,在饲料里添加0.04%的痢特灵,喂3天,停2天,反复饲喂到15~45天。 3、新城疫(即鸡瘟):预防新城疫,可在雏鸡15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弱毒苗滴鼻。 雏鸡出壳后必须加强管理,清除对雏鸡应激因素的影响,减少3日内的死亡,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防止出壳后卵黄受感染   选择好入孵种蛋,保证出雏整齐。出雏后在箱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2小时,争取出壳后40小时内送到育雏室,并及时喂饮温开水。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为65%~70%。对于超过48小时未能开食的雏鸡或脱水严重的雏鸡,可以在开食前用10%葡萄糖水饮水或滴鼻,每只约2毫升。 二、防止出壳后卵黄囊感染(脐炎)   可采用熏蒸消毒孵化室及出雏器的方法。落盘至喙壳前按每立方米用甲醛24毫升加水48毫升、碘酊20毫升熏蒸3分钟;捡雏前再用甲醛14 毫升加水28毫升,在箱内随意蒸发消毒。 三、捡雏后的管理   雏鸡捡出后要放在30℃~32℃的存雏室内,夜间应比白天高1℃,室内空气应新鲜。每50只~100只雏鸡为一群,防止雏鸡挤压,并观察雏鸡是否有张嘴现象,若有,应立即通风散热。若发现有窒息现象,应立即将受伤的雏鸡分开,放在通风暖和的室内桌上进行抢救,待其恢复后补给10%的葡萄糖水,然后装箱存放。 四、弱雏的护理   不要把弱雏一直放在出雏器内保暖,否则由于长时间受高温、低湿、快气流的环境作用,弱雏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