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条个件下熊仁次.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下滴灌条个件下熊仁次

膜下滴灌条件下“三虫” 发生及防治对策 调 研 报 告 南疆植保专家组 膜下滴灌条件下“三虫”发生及防治对策 概述 南疆滴灌发展概况 棉田“三虫”的发生 防治对策 建议 概 述 随着农业生产逐步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精准集约型的转变,南疆各师均把节水农业放在了首位,并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大的措施而推广。 膜下滴灌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大田使用后,较常规灌溉省水50%左右,省肥20%,省农药10%,增产10-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 因栽培技术及栽培条件的改变,棉田生态小气候发生了变化,从而也直接影响到棉田“三虫”的消长发生规律,为了解棉花“三虫”的发生,进行了这项调研。 南疆滴灌概况 一师现已推广7万hm2,明年预计达8万hm2, 在二师40多万亩棉花,已是100%以上棉田实行节水灌溉。 三师棉田推广节水灌溉面积达1万hm2,其中:设施灌溉面积0.6万hm2,小白龙膜下灌溉面积0.45万hm2。 农十四师皮山农场200 hm2,二二四团为新建全新全面积滴灌系统农场。 棉田“三虫”的发生 棉蚜: 棉 蚜 在 棉 蚜 前期由于温度较低,棉田的蚜量发生趋势与常规灌基本一致。6月10号后由于灌溉及滴灌条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棉田蚜量呈现明显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滴灌次数的增加,滴灌棉田蚜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田间扩散速度明显较常规灌溉条田要快,发生程度也明显偏重,并且发生危害也相应延长;到6月底与7月初,因天敌的大量上升,蚜量明显受到抑制。 棉 蚜 南疆调研结果,各团场蚜虫发生情况基本与三团相类似。 农三师蚜虫发生较早,49团自5月中下旬在不同类型棉田同时开始出现中心蚜株,而自6月5号开始滴灌起,滴灌条田蚜量明显上升较快,到6月23号常规灌棉田棉蚜已经基本消退,而滴灌地推迟到6月28号。滴灌棉田比常规棉田发生危害时间提前3-5天,而消退时间延迟5-7天。 在二师29团滴灌条田棉蚜直到7月中旬出现连续高温天气,种群数量才呈明显下降趋势,相比常规棉田推迟7-8天。 棉 蚜 但在一些地方滴灌条田中蚜虫发生情况与常规灌没有明显差异。 如33团种植的新陆中20号棉田中,蚜量的变化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别,可能是因为新陆中20号具有形态抗蚜特点。而皮山农场200 hm2滴灌条田中蚜虫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灌,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施肥水平不一样,对滴灌棉田蚜量的增长有明显的影响,29、32团在每次滴灌过程中加尿素和使用棉花专用肥不同方式的棉田中,使用棉花专用肥条田与沟灌条田蚜量发生差异不大,而单用尿素的棉田明显危害加重。 棉铃虫 因各师、团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栽培水平、品种、施肥水平、滴灌与灌水水平的不一,膜下滴灌条件下棉铃虫发生差异有一定的差异。 棉铃虫 棉铃虫 在常规灌与滴灌棉田6月5号至7月10号田间百株落卵量看,常规灌自6月10号开始灌水后田间卵量明显上升。到6月下旬7月初二代棉铃虫达产卵高峰时,沟灌条田平均比滴灌条田低5个百分点。从图中也可看出6月上旬滴灌条田相比沟灌条田棉铃虫落卵量要稍高,可能是因为6月上旬滴灌条田开始部份滴水,田间湿度相比沟灌条田要高,而沟灌条田也因揭膜的影响,使田间落卵量相比滴灌略低。在43团,也表现出相类似的情况。 棉铃虫 在一些地方,因土壤条件的差异,施肥水平不同,棉花长势差异,田间保水保湿能力各异,也出现与上相反的结果,如在农一师1团、农二师45、49团表现即是如此,在50团,因棉田表层土壤疏松,田间小气候湿润,棉株生长旺盛,表现棉铃虫着卵量增大,发生期提前,幼虫成活率提高,发生为害重于常规田,在49团滴灌条田较沟灌条田下棉铃虫发生历期要延长,2代卵的始盛期和高峰期比常规灌地提前2-4天,在盛发期之后,滴灌地棉田二代棉铃虫出现2个高峰,三代棉铃虫出现4个高峰期,消长曲线成多峰折曲线,单高峰期诱蛾量36头,就远高于常规棉田。 棉铃虫 原因分析 一团与三团只因气候与土质的差异而在土壤保水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在棉田小气候上相对湿度较高,而形成棉铃虫发生上的差异。 理论上在滴灌条件下,由于膜下滴灌只是局部湿润土壤,田间湿度相对较低,而膜下滴灌揭膜推迟或不揭膜,田间温度相对较高,相比较棉铃虫适宜发生环境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70%以上,不利于棉铃虫的发生,其发生危害较常规灌发生要轻,而实际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地方特色,确定最佳的棉花调控水平,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棉铃虫 在农一师十团因棉铃虫发生相对较轻,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全生育期累计落卵量差别不大,但滴灌条件下棉田中落卵没有规则,在沟灌条件下因棉田的长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棉田中棉铃虫产卵量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滴灌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