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件第19讲 围岩预支护(预加固)说 02.ppt

《隧道工程》课件第19讲 围岩预支护(预加固)说 02.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课件第19讲 围岩预支护(预加固)说 02

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围岩预支护(预加固) 02 (2)松散地层中的机械预切槽法 也称预衬砌法,是超前支护的一种。切槽的宽度一般为10~25cm,长度为3~5m,每段切槽沿隧道轮廓线稍呈喇叭状,以便相邻两端预筑拱之间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一般情况下要求预切槽内的混凝土在2~4h后强度达到6~10MPa。 开挖面 预衬砌 支承架 超前锚杆 链锯 预筑拱 用预切槽锯沿隧道外轮廓切一条宽15~30cm、长约5m的切槽。 在切槽内立即填充高强度喷射混凝土,形成长3~5m的整体连续拱,两次连续拱的搭接长度为0.5~2.0m,视围岩的不同而定。 在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下,用挖掘机或臂式掘进机开挖前作业面。 2.预切槽施工工艺 必要时,作业面先安装玻璃纤维锚杆,以稳定作业面。随后在作业面上喷混凝土。 紧随其后,安装隧道防水层,进行二次衬砌。 3.优点 可减轻爆破振动(硬岩) 预支护拱可减小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陷 为人员和设备提供清洁、安全工作环境 有利于作业全过程的工业化和机械化,适应性强,成本低 七、其他施工辅助方法 当隧道处于埋深浅、地面坡度较平缓、岩层松散破碎、岩溶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下宜采用地表注浆预加固和堵水的方法。 地表注浆顺序宜采用先外侧、后内侧;先洞口侧、后洞内侧;地下水有流动时先下游、后上游。 1、地表注浆加固 隧道基底处理可采用旋喷桩、树根桩、灰土挤密桩、注浆加固等方法。 旋喷桩适用于砂类土、黏性土、黄土和淤泥等的隧道基底加固。 树根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黄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的隧道基底加固。 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隧道基底加固,处理深度5~15m。 袖阀管注浆适合在软黏性土地层中的劈裂注浆,是加固隧道基底极为有效的方法。 2、基底处理 隧道开挖工作面自稳能力差时可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锚杆加固、开挖工作面注浆等形式配合分部开挖的施工。 (1)喷射混凝土加固应和初喷同时进行,厚度一般宜为10cm左右 。 (2)注浆加固可采用钢花管,布孔方式视开挖工作面情况确定,注浆方式宜采用发散约束型注浆。 (3)锚杆加固可采用玻璃纤维锚杆或其他易拆除锚杆。 3、稳定掌子面 八、工程实例  南京地铁鼓玄区间穿越软流塑地层,采用了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掌子面超前注浆加固等辅助措施,成功暗挖。 * 围岩预支护(预加固) 装渣与运输 初期支护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防排水施工工艺 辅助坑道 二次衬砌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正洞 平行导坑 (c)平导超前注浆 正注浆区域 已注浆区域 (a)洞内超前注浆 (b)地表超前注浆 2.注浆范围 要确定加固区的大小,即确定围岩塑性破坏区的大小,可以按岩体力学和弹塑性理论计算出开挖坑道后围岩的压力重分布结果,并确定其塑性破坏区的大小(R0-r0),这也就是应加固区的大小。 注浆数量应根据加固区需充填的地层孔隙数量来确定。 3.注浆数量及注浆材料选择 充填率是指注浆体积占孔隙总体积的比率。 式中:Q——注浆总数量,m3; A——被加固围岩的体积,m3; n——被加固围岩的孔隙率,%; a——过去实践证实了的充填率,%。 Q=n·a·A 4.钻孔布置及注浆压力 钻孔间距要视地层条件、注浆压力、及钻孔能力等来确定。一般渗透性强的地层,可以采用较低的注浆压力和较大的钻孔间距,钻孔量也少,但平均单孔注浆量大。 渗透式注浆时,注浆压力应大于待注浆地层的静水压力;劈裂式注浆时,注浆压力应大于待注浆地层的水压力与土压之和;并取一定的储备系数,一般为1.1~1.3。 5.施工要点 注浆管和孔口套管: 注浆管一般采用带孔眼的钢管或塑料管。 止浆塞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橡胶式,一种是套管式。 钻孔 : 钻孔可用冲击式钻机,或旋转式钻机,应根据地层条件及成孔效果选择。 注浆顺序 : 应先上方后下方,或先内圈后外圈,先无水孔后有水孔,先上游(地下水)后下游顺序进行。 结束条件 : 注浆结束条件应根据注浆压力和单孔注浆量两个指标来判断确定。 单孔结束条件为: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浆液注入量已达到计算值的80%以上。 全段结束条件为: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结束条件,无漏注。 6.施工方式 预注浆施工可根据设计和围岩情况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浆、分段前进式或后退式注浆三种方式进行。 1 、对于孔深小于6m或地层裂隙较均匀的地层,可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