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皮肤及口腔表现-孙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IV/AIDS相关的皮肤粘膜表现 Skin and Oral Manifestations of HIV Infection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皮肤、粘膜是HIV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大约90%的感染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具有皮肤粘膜的改变。 许多AIDS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其首发症状的,如卡波西肉瘤、口腔念珠菌病、慢性疱疹病毒感染及传染性软疣等 识别HIV相关的皮肤粘膜改变可能会在疾病早期引导正确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HIV/AIDS相关皮肤表现的特点 皮肤改变在部分患者可能不典型,病情复杂化。 治疗的疗程要大大延长,或治愈后容易反复。 感染途径不同,各种皮肤病的发病率有区别。 可出现在不同的病期。 急性感染期 病毒疹: 红斑或斑丘疹,常累及头部、躯干部,也可见于掌跖部位,类似麻疹样,也可见到荨麻疹风团或者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口腔溃疡: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 HIV/AIDS相关皮肤表现 病毒性疾病 带状疱疹 Variacella-Zoster Virus 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 呈带状分布的簇集的水疱、丘疱疹 易侵犯肋间神经 单侧分布 自觉疼痛 自然病程3-4周,终身免疫。 HIV/AIDS患者带状疱疹 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 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5次。疗效差者剂量可增加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5~10mg/kg,每日3次。 伐昔洛韦500mg,每日两次或泛昔洛韦250mg,每日三次,可作为替代治疗,用药直到临床治愈。 耐药:膦羧基甲酸90mg/kg,iv,bid,2-3周。 营养神经。 对症,尤其重视累及眼支的带状疱疹。 类固醇皮质激素:酌情应用。病程早期(3-5天内)口服强的松30-40mg/日,隔日递减,约7-10天减完,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 单纯疱疹 Herpes simplex 治疗方案: 传染性软疣(痘病毒) HIV/AIDS:传染性软疣不是AIDS的指征性疾病, 可发生在各阶段, 但皮损更广泛,易融合,可出现在不常见部位如面部等。男性如出现泛发的传染性软疣尤应引起注意 HIV感染者/AIDS病人 传染性软疣的简单处理方法: 在无菌的条件下夹疣,将损害中的豆渣样 物质挤出后,外涂2%碘酒。 HPV感染 可引起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 合并HIV感染时疣体增大增多迅速,可发生在不常见部位 巨大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 部位 包皮、尿道口 皮损 乳头状、菜花状丘疹 特点 质软,易出血 治 疗 去除疣体。包括激光、冷冻、电灼、外用药(细胞毒制剂如鬼臼毒素、三氯乙酸等)。 免疫调节剂:常用干扰素。 女性患者要注意监测宫颈癌,根据TCT的结果确定复查间隔和治疗方案 男性肛管尖锐湿疣要注意监测肿瘤的发生。 寻常疣 口腔EB病毒感染 Oral Viral Lesions Epstein-Barr Virus (EBV) Oral Hairy Leukoplakia 口腔毛状白斑 进入艾滋病期的标志。 阿昔洛韦治疗800mg,每天4次,20天。可消失,但易复发。多数病例无需特殊治疗,可随HAART治疗后消失。 细菌感染 HIV合并细菌感染以毛囊炎、疖、痈常见, 特点为复发性和持续性,但不能作为HIV指征性疾病,可发生在各期。 还可以见到坏死性筋膜炎,预后差。 粘膜多见齿龈-牙周疾病 齿龈-牙周疾病 厌氧菌、肺炎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等多种病原菌可引起口腔感染。 线形牙龈红斑 Linear gingival erythema (LGE)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Necrotizing ulcerative periodontitis 坏死性牙龈炎Necrotizing stomatitis (NS) 线形牙龈红斑 沿牙龈边缘出现界线清楚的火红的带状红斑,无溃疡,无牙周袋。采用去除牙石、去除牙菌斑等治疗方法,并保持口腔卫生。 坏死性牙周炎 以软组织坏死和溃疡为特点,牙齿松动,疼痛明显 。 治疗 对艾滋病牙龈炎、牙周炎及坏死性牙周炎可进行洁治,去除菌斑及牙结石,用0.1%-0.2%洗必泰冲洗,涂以抗生素或聚烯吡酮碘,注意洁治或刮治时动作要轻柔,因艾滋病患者常有出血倾向。 如伴有疼痛或严重病损,如急性坏死性牙龈炎或坏死性口炎,可用抗革兰阳性及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200mg口服,每日3次,或500mg口服,每日2次,7~14天。或用克林霉素300mg口服,每日3次。 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的分类— 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四类: 浅表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 皮下

文档评论(0)

celkhn0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